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篇
科学研究   13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37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富国强军》,这是系统阐述胡主席关于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的书。富国强军,是我们的奋斗方向。在"富国"上要赶超世界上最发达、最富裕的国家,在"强军"上也不能落后,要建设世界上一流的军队,要具有世界一流的军事力量。一个没有世界一流军力的中国,既难以安全发展,难以和平发展,也难以履行  相似文献   
3.
1924年6月16日.孙中山下令“联俄”、“联共”创办的“陆军军官学校”.在广州以东20公里的黄埔长洲岛上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产物.也是国共两党军事力量的摇篮.黄埔师生们曾经并肩作战.把鲜血洒在一起.演出了20世纪20年代革命舞台上的英勇一幕。  相似文献   
4.
一、和谐的中美关系对构建“和谐世界”至关重要不可否认,美国是当今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国家,它拥有世界经济总量的28%.占世界军事力量50%左右,科技70%以上,文化信息70%以上。和谐世界不可能绕过美国而实现,只有美国也融入“和谐世界”,世界才有望真正和谐。  相似文献   
5.
6.
梁复生 《大观周刊》2011,(23):43-43
侵华战争期间,日本采用“以华治华”的方针,通过建立伪政权来加强对占领地区的统治。伪军最初的来源即是日本建立伪政权的需求。伪政权若失去了伪军的依靠,基本上就失去了后盾。全面抗战爆发之前,日本已着手建立伪政权和伪军,在日军主导下陆续出现由伪满洲国、伪蒙古政府及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后改称“冀东防共自治政府”)等三个伪政权组成的伪军。而在抗战爆发之后,无论是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伪维新政府、汪伪政权这样中央性质的伪政权还是各种基层伪政权都在日本的操控下组建了各种军事力量。由于日军对伪政权的不信任,日军一直力图直接控制伪军。  相似文献   
7.
美国在军力、经济力量、区域性影响力等方面,必须在任何时期都要强于中国,这就是美国对华政策的软霸权主义概念。  相似文献   
8.
从50多年前波音公司研制的YB-52首次升空开始,B-52“同温层堡垒”(Stratofortress)型战略轰炸机一直是展示美国军事力量以及美国政府在必要情况下于任何时间和地点使用武力的军事意志的重要标志。目前,美军仍然没有显示出替换这种轰炸机的迹象,作为波音公司研发杰作之一的B-52仍将是美军在21世纪的一种关键性武器装备。  相似文献   
9.
自二战结束后的半个世纪以来,美军建设一直以在中欧平原地带对抗共产党国家大规模地面和空中力量为目标。许多人士认为,这支军事力量同样可用于在其他地区对抗另一些较低程度的威胁,即美军既然有能力实施与主要对手之间的大规模战争并取得胜利,那么它同样能够与小规模敌军交战并获胜。但是美军在朝鲜战争(1950—1955年)和越南战争(1965—1972年)中的经历使上述构想成为无稽之谈,美军在这两场战争中充其量也仅仅是取得了好坏参半的战果。一些人士甚至坚持认为,美军在越南战争中既付出了沉重代价,又未能取得有利战果。  相似文献   
10.
时至今日,历史学界对北洋军阀历史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观之北洋军阀三大派系力量对比的专门研究却鲜有成篇,文章将对直、皖、奉各派军阀的实力作一简单罗列和浅显分析。来新夏先生将北洋军阀时代分为四个阶段,直、皖、奉的分裂混战发生在1916至1926年,属第三阶段,三系军阀的力量都经历了各自发展和此消彼长,所以只能分不同时期对各派力量进行纵向的比较分析。三派军阀轮流执政的顺序是皖、直、奉,这也预示着各派的崛起和衰落,文章将以其军事力量的消长为主线叙述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