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教育   38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2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鲍照的名头是早有所闻的,其诗名之巨,延及盛唐,李白的豪迈、飘逸就深受其俊逸诗风之影响。只是少年时读他,毕竟少了历世的沧桑感,品不到内在的滋味,故而也走不进他的世界。因此,鲍照仍只是文学史上流传许久的一个名字而已。  相似文献   
2.
雪夜访戴     
《中文自修》2005,(2):54-54
这篇文章刘义庆把它放在“任诞”里.“任诞”用今天的话来说,接近于“率性”的意思。王子猷在这里的一言一行完全跟着感觉走,毫不顾及常理:晚上本该是睡觉的时候.他却一觉醒来喝酒、赏雪、吟诗.甚至连夜乘船前去拜访朋友;更绝的是,赶了一夜的路.好不容易到了朋友的门前.他却又调转船头往回走了。不过.这些举动虽然有悖情理,但王子猷那种由于雪夜美景而牵动的情感需求.却是清新脱俗、毫无烟火气的。  相似文献   
3.
“窥一斑而知全豹”出自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现在,多用此句形容通过局部了解全部。2008年12月30日,《大众日报》刊登的《寿光8万农民工“寒冬”不失岗》,就是通过“窥”到的“8万农民工‘寒冬’不失岗”这块“斑”,知晓寿光市多年来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全貌。  相似文献   
4.
围棋有诸多雅称,而最有名的莫过于“坐隐”和“手谈”。尤其是“手谈”一说,至今还为人们所乐道。“坐隐”和“手谈”,典出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其《巧艺篇》日:“王中郎以围棋为坐隐,支公以围棋为手谈。”王中郎就是王坦之,字文度,东晋简文帝时,他先后担任侍中、中书令等重要职务。因为曾经兼任过北中郎将,所以人称他为王中郎。支公,即支遁,东晋著名僧人。字道林,世称“支公”或“林公”。俗姓关,东晋陈留(今河南开封市南)人。他与王坦之是同时人。这些都是棋迷朋友们很熟悉的围棋掌故了。  相似文献   
5.
关于《世说新语》何以不收陶渊明的原因,各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诸家观点有其合理成分,但也仍有可商榷之处。将讨论重点置于东晋的时代风尚与《世说新语》的甄选标准,认为陶渊明的农本思想、抱朴含真理念、拙于言辞的定位以及高士之隐的追求等方面,与《世说新语》中名士们所崇尚的贵族化风流、人工美、崇尚清谈和好“通隐”等相背离,这才是导致陶渊明事迹不见于《世说新语》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仕宦或栖隐是古代士人的两大生存选择,一些士人为实现其兼济之志而入仕进取;一些士人为安享其独善之乐而忘情山林.刘义庆作为临川王,无疑是刘宋政权中的关键人物,但翻看其所编纂的《世说新语》(下以《世说》称之),我们不难发现,作品中流露出的不独是那种颂功扬名的正统气息,还兼有萧散自然的隐逸思想.作为该书的总编纂者,刘义庆对人物的选择、品评及态度上必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褒贬讽喻流于纸上,或好或坏尽诉书中.那么刘义庆究竟持一种怎样的仕隐现?这种仕隐现是如何形成的?在现代职场官场中这种仕隐观又将为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基于这些问题的一系列探讨成为本论文的立意所在.  相似文献   
7.
古文赏析     
成语赏析小时了了小时了了这一成语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家语第二》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  相似文献   
8.
南朝刘义庆著《世说新语》,以其卓越的思想和艺术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续作、仿作者历代不绝。降至明代,继何良俊《语林》、李绍文《皇明世说新语》、焦 《玉堂丛语》等著述后,又问世了专记清言俊语的《舌华录》,其作者便是生活于晚明的江南曹臣。  曹臣,字荩之,改字野臣,号文几山人。徽州歙县(今属安徽黄山市辖)人,出生于一个祖上“多以资雄”1的商人之家,时在明万历十一年(1583)。据方志记载,文几山实有其地,位于歙城西鄙30里处(康熙《徽州府志》卷二“歙山川”),因正德九年(1514)进士乡贤郑佐(官至参政)“建台其上…  相似文献   
9.
赵丕杰 《青年记者》2016,(15):57-58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桓宣武北征,袁虎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露布文:檄文),唤袁倚马前令作。手不辍笔,俄得七纸,殊可观。东亭在侧,极叹其才。”说的是大才子袁虎倚着即将出发的战马为桓温起草檄文,立等完稿。后以“倚马可待”四字成文,形容才思敏捷,文章写得又快又好。例如唐·李白《与韩荆州朝宗书》:“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九:“八岁即能属文,十岁便娴诗律,下笔数千言,倚马可待。”老舍《AB与C》“:这才知道写作的难处,再也不说下笔万言,倚马可待了。”巴人《谈写作》:“‘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中国古时写文章的人,也有以为写文章非天才不办的。所谓‘倚马可待’‘一泻千里’,这一类形容天才的成语,不知有多少。”  相似文献   
10.
石破天惊听世说,敲金戛玉刋新语。《世说新语》是一部绘状魏晋之世文人风度、体现彼时时代特征之笔记文集,堪领吾华古代志人小说杰出代表之称。其对后世文学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