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3篇
各国文化   5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古典戏剧是一种舞台表演艺术,这种直观的交流形式使得剧作必须关注大众品位,只有符合大众品位,才得以认可,大众的精神需求和审美价值取向是大团圆,剧作家就应该乐于描写大团圆,戏剧这样才能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这种艺术结构也是文学样式多样化原则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影视剧对中原文化的传播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视剧作为当今媒介文化的重要形态之一,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载体,在向人们提供感官娱乐、精神审美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间传递着自己民族的文化,潜移默化中影响甚至支配着人们的价值观、精神状态、人生态度等。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谈谈当前影视剧对中原文化的传播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世界,就是著名影星、超级名模、体坛皇后或者走红歌星.每年能收到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语种上千封情书的人恐怕也不多。可在意大利就有这么一位绝代佳人.她不随年华的消逝而苍老,也没因岁月的变迁而被人遗忘.她永远是人们心中不老的情人和最安全的倾诉对象。她就是莎土比亚剧作中最著名的女主角朱丽叶。  相似文献   
4.
新闻节目主持人庄重、敏锐;踪艺节目主持人活泼、睿智.这些风格特征妇孺皆知。因为这些主持人是和节目紧密相联的.他们就是节目的影象.有些节目甚至就是为他们度身订制的。但影视剧主持人却不同。影视剧的多样化风格给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不但要挖掘卖点、引导收视.而且要诠释吏实,赋予剧作以新的生命力……且让我们一同走进对影视剧主持人的角色期待。  相似文献   
5.
赵兴勤 《寻根》2014,(5):101-106
《南村辍耕录》所著录的700多种“院本名目”,多已不传。近几十年来,经过不少戏曲研究者的努力,对金院本的残存陆续有所发现,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胡忌的《宋金杂剧考》作为这一领域研究的重要著作,在院本钩沉方面有不少创获。他的即剧寻剧、借剧证剧的研究思路,即从后出之剧作寻找金院本残存之印迹,以后世剧作中穿插表演之小戏(亦即“戏中戏”),证明院本的存在,影响不少研究者。后来,几乎所有试图在院本钩沉方面做点实际工作的研究者,所遵循的思路和研究方法,大都如此。  相似文献   
6.
祁鹏 《新闻世界》2013,(7):48-49
【摘要】广播剧是广播文艺的“龙头”品种,是广播文艺大餐的一道“主菜”,它的发展如何不仅关乎广播文艺的节目质量,还直接关系到广播剧的市场走向。然而,在现代传媒高度发展的今天,广播剧作为传统媒体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艺术品种,正在逐渐失去自己曾经有过的光芒,市场份额不断萎缩。本文从剧作创作角度入手,探讨广播剧的发展现状及振兴之道。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戏剧的优秀剧作<桃花扇>以其强烈的兴亡之感,为汉民族政权的失落唱出了一曲沉重的挽歌.本文从<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的生平遭际及<桃花扇>文本入手,探究孔尚任的思想状况,考察它是否具有民族意识,讨论作者思想价值观念的冲突.  相似文献   
8.
尼日利亚剧作家渥莱·索因卡以其深刻的本土性、现代性征服了挑剔的诺贝尔奖评奖委员会 ,成为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位非洲作家。在他的剧作中 ,神秘、玄虚的神话仪式内容与诙谐、优美的音乐语言形式完美的融为一体 ,既表现出对非洲传统文化的颂扬 ,又表现出对非洲现代社会危机的忧虑  相似文献   
9.
张华 《学语文》2010,(3):39-39
曹禺至今仍被公认为“五四人物”,主要在于其早期剧作中奠定的对人之精神的深层关注。曹禺是现实主义的。在创作手法和思想上又突破了对历史与人生的纯现实观照。而常常指向作为存在的人生和“宇宙间涌动着”的种种神秘的生命情绪。四十年代。在曹禺积极热忱地运用话剧质询现实生存、呼应时代变革的表象下。  相似文献   
10.
广西本土代表剧作家常剑钧始终立足于八桂大地,秉持开放、多元的创作态度,将本土审美意识融入剧作,在用浪漫主义形式去表现现实题材、用自己不同寻常的生命体验去塑造鲜活舞台人物的同时,从根本上凸显了自己的本土情结和“广西气派”烙印。通过剖析常剑钧剧作,从其对本土生活的开掘、对本土理想化人格的树立以及对广西本土文化元素的自觉、自省和自信等三个方面,论证其剧作鲜明的本土情结,以深入了解当代广西少数民族剧作家创作现状及成果、准确地把握广西本土戏剧的发展路子,这对促进广西民族戏剧的大发展、大繁荣,促进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