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2308篇
科学研究   63篇
各国文化   52篇
体育   67篇
综合类   82篇
文化理论   38篇
信息传播   22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247篇
  2010年   220篇
  2009年   239篇
  2008年   259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入了粤东、闽西一带客家地区,山岭绵延起伏,山多溪流,山随着水转,水绕着山流。有山的地方就有村庄,有村庄地方就可闻到客家妇女唱山歌,歌声嘹亮动听,响彻山谷。  相似文献   
3.
闫君 《生态文化》2001,(3):41-42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这是一首人们都十分熟悉的鄂伦春民歌鄂伦春,意为“山岭上的人”。内蒙古自治区先进企业、明单位、国家大型森工二档企业的阿里河林业局就座落在这首民歌所描述的地方——鄂伦春自治旗境内。  相似文献   
4.
5.
对地方多声部民歌开展研究,无论是对音乐理论研究、音乐创作,还是对音乐表演和音乐教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学习、研究地方多声部民歌应当掌握的3个基本方法是:尽可能地掌握第一手资料、运用比较的方法、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我国国务院已下发了要求抢救、保护、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门文件。民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六盘水搜集记录的各民族民歌的文化内涵作了一定层面的阐述,揭开六盘水民族音乐画卷的一角。  相似文献   
7.
人之初     
时间:远古,当代。 地点:无特定民族的地区。 人物:男人(人类初始第一男性)。女人(人类初始第一女性),大神(女),虎(男)。猴(男);蛇(女)。百兽若干(羊、牛、马、兔、鹿、狼等)。当代歌星(男、女各一)。当代宇航员、时装模特、运动员若干。 [全剧无对话。唱词有口浯体、民歌体、现代格律体和戏曲体以及散曲体。长段唱词可视不同情况再分解为剧中角色的独唱、领唱、重唱、合唱、场外伴唱以及配乐朗诵;  相似文献   
8.
On November 25, 2005,“long song” was proclaimed by UNESCO as one of the "Masterpieces of the Oral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of Humanity". "Long song", or called "urtiin duu" in the Mongolian language, is one of the most distinct and honored form of music in Mongolian culture. It is chiefly performed in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of China, the State of Mongolia as well as the Russian Republic of Buryat.  相似文献   
9.
赵辉 《吉林教育》2009,(7):85-85
观摩课也好,研讨课也罢,听过很多这样的课,笔者内心产生了更多的无奈!因为不争的事实是:为讲出课的轰动效应,为秀出授课人的名师地位,授课人对课进行过多的语言包装、问题包装、手段包装,由于事先多次试讲,课被打造的痕迹十分明显,原本灵动的教学流程被掌控得死板僵硬,本该充满变数和未知的探究活动被钳制得波澜不惊。面对孩子们那一颗颗纯真的心灵,注视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目光,我们呼唤公开课要去伪存真,要追求原汁原味,要回归“原生态”。那么,如何回归“原生态”呢?  相似文献   
10.
信息的基本形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人类对信息认识和利用的演化进程表明,客观物质信息从自然状态进入到人的精神世界是一个由分散无序到同度集成有序的演进过程。根据信息存在和演化的系统层次可以把信息划分为:原生态信息、人化态信息(初始人化态信息、知识态信息、科学态信息和非科学态信息),从而揭示了信息运动发展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