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教育   40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中苏关系破裂时起.两国关系即进入了长达数年的不正常状态。70年代中期因中苏两国分歧严重.敏感问题很多。双方常因一些事情闹出或大或小的外交风波。透过这些事件.反映的都是十分微妙的国际局势.  相似文献   
2.
本周回顾利比亚局势继续恶化,欧美主要市场连日下跌,港股受外围市场拖累及内地不断出台紧缩政策,本周收跌。至周五收市,恒指跌2.47%,收报23012点;国企指数跌3.70%,收报12270点。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际局势好转,中国与苏联开始相互试探,缓和两国自60年代以来的紧张关系。在此过程中,中国政府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特殊作用,多次巧妙地向苏方传递出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如何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以应对新世纪复杂的国际局势和可能遇到的挑战,更好地带领人民实现我们在新世纪的宏伟目标,这是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前文已对霍尔丹的身世和早年教育,他在生物科学领域的贡献,以及《代达罗斯》的内容及其引起的若干争论作了介绍和评述。在这一部分里,笔者将更多地关注《代达罗斯》在文化和伦理层面的意义;也将由此进入霍尔丹的精神世界,讨论他的政治立场和他所倾心的意识形态,以及这些同20世纪英国社会与国际局势变迁的关系;最后,笔者将根据手头掌握的一些零散材料,尝试摹画霍尔丹这位人物在中国政治与文化舞台上的投影。  相似文献   
6.
日本对《孙子兵法》的关注、研究乃至运用由来已久。大谷光瑞的《孙子新注》以近代战争,特别是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为重点,然后延伸到他对大正时期(1912-1926)国际局势及日本外交的看法。该书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只能说是一家之言,甚至不乏歪曲和臆断,但其目的并非是从文字训诂、字句解释角度来对《孙子兵法》进行纯学术的解读,而是要以所谓"新注"的形式来宣扬自己的"日本国家主义"立场和对华观,并试图以此来煽动日本国民,影响日本外交。  相似文献   
7.
"9·11事件"对美国的对外政策和国际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美国认识到国际恐怖主义是美国安全的最大威胁,遂收敛单边主义,寻求全球主义与多边合作."9·11事件"使中美关系出现转机,使俄美两国迅速接近,中美俄大三角关系变得复杂微妙.  相似文献   
8.
本文注视科索沃危机的升级,分析了冷战后国际环境的复杂变动性,指出北约毁我使馆充分表明美国对中国的主权和存在的漠视,深刻暴露了冷战后美国在华政策上明显的反复与矛盾,其重要原因就是美国错误认识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发展走向,错误地把对自身前途的忧虑投射到全世界去,并错误地低估了世界人民追求和平与发展的决心。北约暴行严重危及了中美关系的发展,但中美关系不该陷入新的对抗,因为这不顺应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中美关系恶化也并不符合美国的长远利益,特别是中国有信心有能力推动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和平与发展理论是邓小平同志在对70年代末以来的国际形势进行科学判断的基础上提出的。它是我国新时期外交战略和政策的理论基础,是我们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依据,是马列主义的时代观和国际政治斗争理论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继承和发展。在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国凭借其实力企图建立单一霸权世界的今天,我们应当继续坚持邓小平的和平与发展理论,把反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和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和坚持改革开放,提高综合国力作为战略方针,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  相似文献   
10.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在远东独力抗击日本.中国国力贫弱,显然无法独力在短期内打败日本.作为执政党的国民党急切盼望国际力量加入,合力抗击日本.因此,在坚持抗日的同时,积极关注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并及时提出因应之策.由于国民党高层所做的种种努力,使得中国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迅速融入到国际反法西斯阵线之中,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