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82篇
科学研究   19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8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国际收支与外汇储备波动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以来,外汇储备的变动对宏观经济运行既有一种实质性的影响,又具备了一种信心指标作用。它的增减速度和规模已成为国内外金融界衡量中国以汇率政策、货币政策为核心的公开市场操作能力的主要信心指标。外汇储备作为一种存量,是一国宏观经济政策运行和对外经济往来流量运行的结果。但它又在一定条件下对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的运行构成约束。因此,外汇储备的形成与该国国际收支状况与宏观经济政策变动紧密相关。1992年国家结售汇制度改革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国际收支及外汇储备所表现的特点更是印证了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际基金组织于1993年12月出版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手册第五版(BPM5),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经常项目、资本项目、金融项目、净错误与遗漏。其中经常项目包括货物、服务、收益及经常性转移。货物是指通过我国海关进出口的货物,以海关进出口统计资料为基础;服务包括运输、旅游、通讯、建筑、保险、国际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我国加入 WTO之后 ,逐步降低进口关税税率、推行意愿结售汇制、实行人民币自由兑换等会对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带来的影响 ,并对我国当前的外汇储备规模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国际收支平衡与否已经成为衡量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实力的主要标志,因而追求国际收支平衡是一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本文分析了我国近五年来国际收支的平衡状况,并做了进一步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5.
均衡汇率是无政府干预条件下自动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市场汇率,是牙买加金融体系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当前我国人民币汇率非均衡化,不仅引发我国外部经济不平衡,而且也使我国内部经济出现不稳定和不经济。因此,建立规范和完善的外汇市场,实行贸易自由化和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以及实行新的外汇管理体制和调控手段是实现均衡汇率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经历了2010年的汇率之争,2011年美国更是推动所谓人民币汇率操纵法案。对此,本文研究了人民币汇率美国的国际收支关系。得出结论人民币汇率与美国的国际收支没有必然的正向关系。也即,人民币升值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和当前美国的国内问题。  相似文献   
7.
8.
关于国际收支和外汇储备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外汇储备从90年代前的严重不足,到90年代后因国际收支的持续顺差,在1998年跃居为世界第二大外汇储备国。因而,人们在认识上出现了一些误区,认为国际收支顺差越大越好,外汇储备越多越好。事实上,国际收支巨额顺差对一些经济的发展会产生很多不利的影响。外汇储备也应适度。  相似文献   
9.
浅析我国国际收支失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我国国际收支呈现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的格局,巨额顺差不但影响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加大了宏观调控的复杂性和难度;同时也增加了国际贸易摩擦,影响对外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使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面临严重挑战.  相似文献   
10.
我国近年来国际收支中误差与遗漏项目的数额与方向变化反映出我圆圆际收支统计中产生了一些问题。其中,资本外逃是我国误差与遗漏项目长期偏向借方的一个重要原因。资本外逃若不加以控制,将对我国的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可以通过采取完善金融体制,综合使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合理引进外资,加强对资金流动的监督,建立、健全涉外企业的有关财务制度等方法来拉制资本外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