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篇
  免费   0篇
教育   428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14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华 《北京档案》2002,(6):51-51
在房山区坨里乡的大南峪,尚保存一组较完整的清代园寝建筑,其主人为清代著名宗室诗人奕绘和著名女词人西林太清,颇具历史文物价值.  相似文献   
2.
词起源于唐五代,两宋时发展到巅峰,元明时衰落。而到了清代,又再度复兴,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上都有所开拓和创新,词人以及词作的数量均位居历史最高。据不完全统计,清代顺治、康熙两朝,词人已达2105人,词作53400余首,仅此即已超过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朝代。  相似文献   
3.
张影 《教师博览》2011,(6):57-57
愁,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嗅不出、听不到的情绪。古代诗人却运用种种修辞手法,将愁绪转化为有重量、有长度、有色彩、有声响、有生命的形象,并与诗人的情感结合,构成新的意境,妙言迭出。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词史上,北宋初期的词人柳永率先在创作中大量使用了铺叙手法。宋代词论家李之仪在《跋吴思道小词》①中指出,唐五代作词,大抵以《花间集》中所载为宗,然多小阕。至柳耆卿始铺叙展衍,备足无余,形容盛明,千载如逢当日。这一点,柳永的代表作《雨霖铃·寒蝉凄切》即为明证。  相似文献   
5.
填字游戏     
横向:一、成语,泛指各地或名山。具体的指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二、《激流三部曲》的各部名称,它是作家巴金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鸿篇巨制。三.被称为西班牙情歌王子的一位歌手,代表作是《鸽子》。  相似文献   
6.
蒋捷生平行实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宋著名词人蒋捷,词名胜极一时,惜今人对之研究寥寥。本文就蒋捷生平可考事迹进行一一考证。  相似文献   
7.
通过勾稽史料,检阅多种总集、别集、选本、方志、馆藏目录及目录学著作,可以考得五代以迄民国时期广东词人至少三百八十四家。  相似文献   
8.
李煜的<虞美人>和李清照的<武陵春>历来受人推崇,被认为是写愁词的千古绝调. 从此中可略窥其抒愁风格之一斑.真是作之凄然,读之怆然.就两人前后际遇的迥异,两首词内容和表现手法的分析,男女词人的不同情感表现来探讨二人的言愁,其愁各有千秋,深广、凄绝两由之.但基调和意蕴均一样荡人心魂,具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9.
"北宋乐议"活动最早出现于太祖建隆年间,终止于徽宗崇宁年间,几乎涵盖了北宋政权存在的整个历史."北宋乐议"直接导致了大晟乐的成功制作,进而也促成了大晟府的建立.大晟乐之所以制作成功并被定为"一代之乐",其原因可从三个层面来看.表面上看,大晟乐的成功是因为它完满地解决了长期以来乐议所关注的两大问题:一是运用了既可称为古制,又能令众人信服的制乐方法;二是制成了和谐的乐律制度.深一层看,则是宫廷权谋成功运用的结果.执掌朝政的权臣借重君权神圣的幌子,最终确立了大晟乐至尊地位.而在更深层次上,大晟乐的成功制作是与乐工们长期以来的音乐实践分不开的.北宋历朝乐工在长期的音乐实践中积累了大量有关音律方面的知识,这才是大晟乐得以制作成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薄雾氤氲着,给坚守着气节的浓林以清透的柔美。我漫步在林间,寻找着斑驳陆离的晨光之影在小径上的足迹。拨开了几片拂过额头的新叶,一角木屋的出现便如旷野间忽然飘来的钟磬声引领我再走近些。参差却排列整齐的篱笆旁开着绰约的小花,井台的石条上没有一丝尘土,那被浣薄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