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仁 《传媒观察》2005,(7):11-13
1998年《财经》创刊,第一期以揭露上市公司黑洞的《琼民源》打头,创刊号卖了5万册。2000年10月胡舒立率领的《财经》杂志推出《基金黑幕》力作,从而引发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大地震。此后,围绕中国股市的一场大辩论席卷而来。胡舒立又在《财经》杂志上推出《庄家吕梁》等力作,揭露中国股市的种种劣迹。这场辩论的最终结果是促使高层痛下决心整肃证券市场的违规行为。  相似文献   
2.
预计布什总统可能最早于9月正式宣布少量原型导弹在加利福尼亚和阿拉斯加部署就绪,用以保护美国免遭远程导弹的攻击。五角大楼将这一系统称之为“试验场”。当然,要使里根总统“星球大战”防御导弹计划的梦想成为现实,该系统还需具备更精密的雷达、拦截装置和天基激光器。但是国防部认为,该系统至少能够使朝鲜的远程导弹失效,因为朝鲜的导弹数量较少。但根据迄今已进行的有限的试验,下这样的断言恐怕为时过早。  相似文献   
3.
大辩论     
烸铂 《档案天地》2011,(12):14-17,13
大辩论”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80年代初流行于中国的舆论发表形式,它与“大鸣、大放、大字报”共称为“四大”。“大辩论”兴起于1957年的整风和反右派运动中。在文化大革命中泛滥.并被写入宪法。“文革”结束后一段时间.还继续享有合法地位.直至1980年被废除。  相似文献   
4.
1957 年底至 1958 年初的“红专”大辩论,表面上轰轰烈烈,声势很大;但实际上,在“左”的思想影响下,辩论中采取了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这非但没有正确处理好“红”与“专”的关系,反而搅乱了人们的思想,影响了真正“又红又专”人才的培养。其中的深刻教训,值得吸取。  相似文献   
5.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引发了美国学术界关于美国经济自给自足还是经济开放的大辩论,这场辩论推动了美国贸易决策机制的转变,其标志就是1934年美国国会通过《互惠贸易协定法》,从而形成了决定美国贸易政策的"1934年体制"。与此前的美国关税法相比,"1934年体制"的主要特点是国会将贸易决策权在一定时期内授予总统,总统可以与外国政府谈判并签订贸易协定,该协定不需要国会批准即可生效。但是,为了维护总统和国会在宪法上的权力平衡关系,再加上受党派政治斗争的制约,"1934年体制"中也包含了关键性的妥协:国会对总统的授权是"临时性"的,而且总统在谈判贸易协定时必须充分考虑国内企业的贸易保护要求。尽管如此,《互惠贸易协定法》的出台和此后几十年的顺利延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美国高度保护主义的贸易政策偏好,推动了以关贸总协定为核心的多边关税减让谈判和贸易自由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王皓 《成长》2007,(9):82-86
在今日英国,种族歧视、性别歧视都被视为违反法律,但中老年人遭到“年龄歧视”却往往得不到法律的保护。英国议会曾进行过一次大辩论,企望通过立法来保护那些“业已失去年龄优势”的上了些年纪的人,但仍以失败告终。[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陈正宏  司马平 《精武》2007,(7):47-47
事情还得从成吉思汗征召道教全真教派首领丘处机说起。公元一二一九年,成吉思汗因为听说隐居山东半岛栖霞县的丘处机颇习长生之术,便命近臣扎八儿、刘仲禄持诏前往征召。年逾古稀的丘处机大约是看到了蒙古人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会入统中华,所以一反常态,毅然应召。在经  相似文献   
8.
《学会》2004,(11):42-43
<正>2004年7月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和若干中外相关专家共同讨论的《中国社团法》(专家版)的初稿终于成形,并将呈给民政部相关部门以作参考。至此,这个由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和荷兰王国驻中国大使馆合作三年之久的项目圆满完成。  相似文献   
9.
如果你不把它吃了,我们就把你交给蔡美儿领养。2011年伊始,香港《南华早报》英文版刊载的一幅漫画格外引人注目:画中的一家人——父亲、母亲和眉头紧锁的小男孩——围坐在厨房里。在小男孩面前的餐桌上摆着的是一份还没有动过的早餐。一旁的父亲眼见儿子迟迟没有任何动作,便声色俱厉地发出了以上的警告。而就在父亲的最后通牒发出以后,小男孩似乎很害怕。就是这样一幅生动有趣的漫画,背后却代表着一场全球范围内的异常激烈的大辩论,人们对此反应不一。  相似文献   
10.
杨晨光 《今日教育》2009,(11):24-25
"清华大学的经验,应当引起全国注意,又红又专,那个红是绝对不能丢的……"邓小平在1980年时说过的这句话,至今依然振聋发聩。现在,"又红又专"这个名词鲜有人提及,但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它却是一个广泛流传的教育口号。1952年的最后一天,39岁的蒋南翔就任清华大学校长,在位长达14年。他在学校提倡走"又红又专"的道路,对每一个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清华学习的学生都影响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