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教育   5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晁补之谓山谷词为“著腔子唱好诗”,明晰地指出了山谷词与东坡词一样有“以诗为词”的特征。通过山谷词特别是蜀中词与山谷诗的对比,可以得出山谷词“以诗为词”的具体内涵:有以词代诗言志的倾向;具有与诗一样的生新奇崛风格;在表现手法上,山谷诗词也有相似之处,如,善于化用前人诗句和典故人词,山谷词也常有奇崛的比喻。精警的字眼,骤转的章法。  相似文献   
2.
在韩愈的诗学理论中李白是诗歌革新的旗手,在他的创作实践中,李诗的自由豪放是他追求的诗学理想。韩愈的诗歌继承和借鉴了李诗的浪漫飘逸和奇瑰壮丽,为中唐诗坛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同谷时期是杜甫生活境遇最为沦落,心态最为愤懑悲凉的时期,其有关同谷的诗歌创作,数量虽然不多,却以诗人审美趣味的转移及新的审美风格的形成,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主要体现在:常引丑陋、阴森、恐怖等诗歌意象入诗,多嵌入"恐"、"死"、"悲"、"惨"等字词,多借五古的诗歌形式,多押仄韵,营造出极为萧森凄冷的艺术境界。诗人摛幽诀奇,以其宏大的气魄和奇特的想象,通过描绘峻绝奇险的自然景色来表达凄楚悲凉的情感时,气势凌厉、意境阔大,给人以奇崛豪宕的美感。这一新的审美特征的形成,与杜甫沉郁写实的风格迥异其趣。  相似文献   
4.
韩愈诗歌[1]中有大量以描写日常琐事及表现世俗人情的诗作,这类诗歌主观上是韩愈个人对杜甫的推崇和借鉴及其“不平则鸣”的理论主张使然,客观上则是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它们对于诗歌创作在题材上走向世俗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韩愈诗歌具有奇崛险怪的美学特征,这一特征与荆楚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余映潮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以“实效”为目的,以“板块”为思路,以“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为核心,以“审美”为意境,打破了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满堂灌、满堂问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般而言,奇崛美是一种硬语雄奇之美。“看似寻常最奇崛”实际上是一种诗学悖论现象。“奇崛”与“寻常”是如何调和在一起的呢?刘大魁的“气奇则真奇”说提供了一种解释的可能。中国古典诗学话语中的“奇崛”与“寻常”是与俄国形式主义诗学中的“陌生化”和“自动化”相对应的一组概念。俄国形式主义肯定陌生化否定自动化,而中国古典诗学在“奇崛”与“寻常”之间采取的是辩证统一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早期的文人画在中国古代和谐美的陶铸下,表现出宁静的审美意识、平淡的审美境界和优美的审美理想。但是随着时光的流逝、画风的演变,到了明中叶以后,这种优美的审美理想在文人画里开始动摇,出现了一种以惟情、惟个性是尊,以崇尚丑奇怪乱、豪放纵姿为特征的奇崛美的浪漫洪流,创造出了令人惊异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9.
韩孟诗派之奇崛生新的美学追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孟诗派在创作中都各自追求一种怪奇的美学风格。韩愈追求新奇生硬之美 ,贾岛以清苦奇僻为美 ,孟郊很喜欢萧索清峭之美 ,李贺追求清幽凄艳之美 ,卢仝以朴拙雄浑为美 ,刘叉则以狂劲直为美。韩孟诸人打破了古典抒情诗的和谐优美和种种程式 ,开拓创新 ,并各自成家 ,大大地拓宽了中国文学的审美视野 ,成为中国诗史上一个奇特而罕见的诗歌流派  相似文献   
10.
在阅读教学中,无论是对文本的解读,还是教学实施,教师都不能人云亦云,而要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独特理解,让看似平淡的文本彰显出奇崛之效。在具体的实践中,要从"传统"到"适切",在平淡中发现新奇;要由"课内"到"课外",在惯常中突出重围;要由"整体"到"聚点",在文眼中拓展视阈,从而在创新中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