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54篇
科学研究   25篇
各国文化   27篇
体育   60篇
综合类   13篇
文化理论   28篇
信息传播   13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371篇
  2010年   195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乡土历史教学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了解家乡历史,进而树立爱家乡意识的一种途径。对于中学生来说,学习并了解本省本地区的历史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年年积财     
符中士 《垂钓》2001,(6):74-76
我们家乡以前吃除夕团圆饭,家家户户都有一道名叫“年年积财”的菜。在一个大盘子里,依次整整齐齐摆着两条鲇鱼,一条鲫鱼,一条才鱼。借“鲇鲇鲫才”的谐音,来表达祈求发财的心愿。“年年积财”这道菜几天都不能动,要餐餐摆上桌,一直摆过大年初三,才可以吃。  相似文献   
3.
矿工的年关     
岁末年关,年味渐浓,在塞北"煤都"大同一座煤矿当井下工的祁川生满腹心事,年的感觉似乎离他愈来愈远了.这位34岁的四川人在幽深的矿井下干了3年多了,其间一直没有回过数千里之外的家乡.看到周围的人纷纷置办年货,这个汉子也动了心思:得抽空进市区给家中的小女儿买件漂亮衣服.每天一出矿井,他便打听哪家商店能买到既时髦又便宜的衣服.  相似文献   
4.
“小黄让我代她谢谢你们。她现在过得还不错,回家乡了,心情挺好的。”几天前,南国早报记者朱华英给我打来电话。小黄叫黄七妹,是从广西被拐卖到福建安溪的一名少女,在我所在的福建海峡导报与广西南国早报联手帮助下,顺利回到家乡。在返乡大巴中,小黄和小朱还传奇性地碰到人贩子,在我们的协助下,警方在漳诏高速公路诏安路段截住大巴,抓住了人贩子。电话这头,我们也为小黄感到高兴,一个以悲剧开始以喜剧结局的故事记载在我的记者生涯中。少女被拐到安溪对小黄来说,噩梦开始于2004年10月初。那天,天气不错,小黄搭乘大巴,准备从广西百色到田东打…  相似文献   
5.
吉路 《北京档案》2006,(12):42-42
“2006花莲县客家嘉年华活动”于11月19日在南埔公园新落成的客家民俗会馆盛大举行,花莲县县长谢深山、花莲县客属会理事长徐万春、副议长钟逸与近500名挑担踩街游行的客家乡亲们齐聚一堂,共同欢庆客家民俗会馆及演艺堂的揭幕开馆。客家乡亲们更同声高唱旋律优美的客家歌。重现早年客家移民简朴的生活样貌,让沿途围观的民众也感慨不已。  相似文献   
6.
作为洪战辉家乡的新闻媒体,周口日报社在2005年12月7日获悉洪战辉携妹求学这一新闻线索后,报社党组、编委会立即组织精兵强将,经过精心策划,日报、晚报、网站联动,对洪战辉的事迹展开了大规模的宣传报道。据统计,仅从12月13日至20日,《周口日报》、《周口晚报》就刊发有关洪战辉的各类文字报道40余篇、近6万字,图片20多幅;周口日报社网站——中华龙都网从12月8日就发布了有关洪战辉的专题报道集,并开办了专题讨论区。深入的报道,超强的宣传声势,让洪战辉这一“新时代的道德楷模”走进了千家万户,引起了周口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如今,一个“学习洪战辉,弘扬传统美德”的热潮正在周口大地上形成。  相似文献   
7.
走遍了南北西东不乏壮怀激越,也到过大漠水乡曾经击节吟诗,却总也抵不过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热土,光影掠过看不够唱不尽都是家乡深情的歌。3月19日,山西晋中人赵永胜推出了历经2年精心创作的《晋商老宅摄影系列集》,全部用黑白影调诠释了他对晋商文化的理解和对家乡的热爱。  相似文献   
8.
《新闻窗》2006,(3):1-1
最近,看到贵州日报发表的两组报道。一组是4月5日的一个专版:《走进故乡的春天——记者回家纪事》,7位从农村走出来的青年记者重返家乡,感受那里的发展变化,聆听父老乡亲的心声,从一些侧面反映最实际的家乡面貌;另一组是4月25日开始发表的专栏:《聚焦“黔军”——务工农民两地书》。共见报15次,围绕农民工问题。深入采访我省一些劳务输出地现场和农民工的家乡。  相似文献   
9.
在浙江省档案馆馆藏民国交通部浙江省公路总局的全宗中,有一卷名为"绍兴县拆除水城门"的档案.纵览全卷,此事的建议者居然是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我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蔡元培先生!其中有两封蔡先生手书的信函,言辞恳切,透露出一股浓郁的家乡情.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工作》2005,(4):19-19
五十年前,踌躇满志的十七岁少年吴泰昌,挥别江南的青山绿水,难舍母校当涂中学师友,只身北上,前往全国著名的北大学府攻读……时光如梦,九年后,当年的学子,从北大校园走上了通往文学的路。如今,功成名就的他回到家乡,怀着一片赤子之情,带着浓郁、深沉的爱,将自己多年精心收藏的4000册图书无偿捐献给了家乡图书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