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1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初张潮的杜诗接受独具个性,其《海棠上杜工部书》为海棠鸣不平,《饮中八仙令》以杜诗为佐酒之令,《集杜梅花诗》则集杜诗专咏梅花,皆明显表现出玩杜以遣意的倾向,这与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及性格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张潮交游考     
张潮,字山来,号心斋,安徽歙县人,清初文学家、编撰家、刻书家,他在当时文坛上影响力较大。张潮一生极重交情,在当时文人中,以好交游闻名。本人根据张潮编撰的《尺牍友声》、《尺牍偶存》和其他著作的序、跋、评语、题辞等为原始资料,对他们的交往略加考索。  相似文献   
3.
[听我讲讲]句子添声作文活亲爱的小朋友,除了给句子添色、添状外,还要添声。什么是添声?就是用句子描述眼前所听到的人物、动物、物品以及自然界发出的声响。如:“青蛙蹲在碧绿的荷叶上唱歌。“这是没有添加声响的句子。把它改成:“青蛙蹲在碧绿的荷叶上呱呱呱呱地唱歌。“这一来,就成了添加声响的句子。它能使读者感到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句子也就更加生动、形象,更加传神。  相似文献   
4.
刘和文 《图书馆》2011,(3):48-50
张潮是清初著名的文献学家,著述等身,其治学风格表现出丰富的文献基础和独特的治文献学方法。从相关著述和学术思路看,他研究文献学的方法表现为:"考订详明,援引精当"的态度,"嗜探奇,尤沈考异"的思想,以"西学"研国学的方法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孙浩 《文化学刊》2023,(2):224-227
《幽梦影》是清人张潮所著的清言小品文集,其最大的特点是原文与时人评论并行刊刻,展现了清初名士的风采与情趣。书中生活情趣种类繁多、丰富多彩,有读书之趣、游赏之趣等,典型体现了清初名士不同于前代的生活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6.
常有惧心     
为月忧云;为书忧蠹;为花忧风雨;为才子佳人忧命薄。清人张潮所言之忧,是为雅者,你我难雅,但可为惧者。所谓惧者,即心怀忧患、常有危机感的人。只有把惧当作正常生活的一部分,不要以压力而视之的人才能  相似文献   
7.
张潮,歙县人,清学家,刻书家,做过翰林院管理图书的官,以擅长撰写小品和刊刻小品丛书名。本对其生平、作、刻书活动作了爬梳、考订,对其影响和贡献作了简略论述。  相似文献   
8.
最近越来越爱读散文了,尤其在睡前,会让时间慢下来,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世界来。在那里,敏感的人找到宣泄口,愤怒的人被温柔对待,无聊的人眼睛发亮,一个个活得似神仙,一切都是慢动作。张潮曾写读书的时机:"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那么,病愈初期,不能阅读小说,易累。此时,莫过于读散文了。记得有天请病假,窝在沙发里读蒋勋的《孤独六讲》,读过后,对孤独似有了些宽慰。原来世间有那么多同道中人,原来孤独只是件  相似文献   
9.
《虞初新志》记载了明清时期不同阶层的故事,风格奇特,小说语言幽默风趣,耐人寻味,真实地再现了清初世人情态和社会风貌,《虞初新志》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文学底蕴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0.
浮生半日     
正一个人满足了衣食,就追求名利;满足了名利,就追求富贵;满足了富贵,就追求长久保持之术。如此一来,则不知何日才得安闲。难怪性情旷达的北宋文豪苏东坡也不禁要发出"长恨此身非我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