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2篇
教育   56篇
科学研究   42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焊管成型过程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焊管成型过程研究方法,近年来国内和国外焊管方面取得的进展,分析其特点.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们在研究生《弹塑性力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不断革新传统教学观念、适应现代先进教育环境,从师生角色的科学定位、教学内容的合理组建、探索科学的课堂模式、人文精神的渗透交融、建立科学的课程考核模式等方面进行诸多实践与探索,在加强研究生力学基础、培育研究生力学素养、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岩土类材料的非匀质性特性,以及对岩土类材料弹塑性破裂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的分析程序REPFPA,通过8个试样的数值模拟"试验",深入地研究了随机数发生器种子值对岩石试样弹塑性破裂过程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只要岩石材料力学性质的均质度和其它参数保持不变,随机数发生器种子值对岩石试样弹塑性破裂过程与结果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4.
根据学校所开设弹塑性力学课程的具体特点,探讨了该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具体尝试。优化课程体系组织教学内容,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讨课新模式。实践证明,这些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推动弹塑性力学教学改革向着更高更好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5.
在以土库曼斯坦加尔金内什气田为代表的"六高"气田地面管道建设过程中,采集气管道的管材选用是关键。在"六高"集输环境下,选用N08825镍基合金复合管能有效保障管道输送安全。通过对国外知名复合管生产厂家的调研,从技术角度出发,首次对国外N08825镍基合金复合管主流制管方式进行总结,剖析了N08825镍基合金复合管关键制管工艺在工程应用上的优缺点并对其选用提出建议,其现实性、针对性,均可作今后类似工程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给出了共同作用数值分析中地基模型选取的思路,并结合具体算例比较了两种模型对沉降、桩顶反力、土反力等计算结果的影响,并且分析了其原因。  相似文献   
7.
曲晨  冯庆兴 《科技通报》2004,20(5):438-441
根据势能原理给出了一般层合材料杆自由扭转下的势能表达式,并根据最小势能原理及材料的等效应力应变关系进行了离心钢管混凝土构件在达到极限状态前的弹塑性刚度分析,为工程应用提供了一种方便可行的近似解法。  相似文献   
8.
孙秀燕 《科技风》2011,(18):132+134
Push-over分析方法是逐渐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评估结构抗震性能的简化方法。SRC结构是钢筋混凝土内含型钢的一种组合结构,由于其承载能力高、刚度大、延性及耗能性能好等优点,在地震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以一个SRC结构为例进行了全过程的Push-over分析,介绍了这种方法的原理和实施步骤,对结构在遭遇罕遇地震后可能出现的破坏状况进行较为精确的分析,并就其进一步的研究内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计算火灾爆炸环境中弹塑性简支薄板变形时,同时考虑了热冲击和均布冲击荷载的作用,建立了薄板的运动方程,研究并分析了弹塑性简支薄板的综合变形,其分析结果表明弹塑性简支薄板受到热冲击和均布冲击荷载作用时,应综合分析这两种不同荷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河西走廊是青藏高原向东北方向扩展生长的前缘地区。在青藏高原向东北方向推挤过程中,走廊内形成盆山相间的地貌,自东向西为武威-张掖-酒泉-玉门盆地,呈一字形排列,是研究新生盆地构造演化的理想地区。基于河西走廊及其邻区晚新生代构造环境、现今盆地与断裂带的几何构造布展、GPS和历史地震资料,建立区域三维黏弹塑性有限元地质模型,以期动态刻画近5 Ma河西走廊系列盆地的构造演化过程,探讨地壳的横向不均匀性对该区域构造变形的影响。数值分析结果如下。1)在近5 Ma的区域压扭构造作用下,河西走廊多个力学性质较强的次级块体依次形成左行排列的系列盆地且被NNW-NW向的断裂带和隆起分割。2)与研究区域内的其他地区相比,河西走廊与祁连山和阿拉善地块的交界处及祁连山地区整体抬升速度较快,且北祁连山抬升速度大于南祁连山。3)祁连山北缘榆木山断裂段呈现微弱东西引张,抬升速度比两端慢,地表垂直抬升速率呈现“缺口”形态。4)与河西走廊相邻的塔里木和阿拉善地块的上地壳相对于不断隆升的青藏高原下沉,且挤压盆地中地壳,使得盆地之间出现隆起。数值分析的结果反映了河西走廊系列盆地的演化过程,解释了现今祁连山地区河流网络分布现象,也揭示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向北东方向扩展生长过程中潜在的动力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