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0篇
教育   93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教育信息》2007,(12):86-86
年仅10岁的英国籍印度裔小学生阿尔潘·萨尔马目前已经掌握了11种语言。除了母语英语之外,他还会说10门外语,其中包括北印度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意大利语、泰语、斯瓦希里语、波兰语。甚至公认难学的汉语普通话和乌干达语。  相似文献   
2.
中国意大利语教学始于新中国建立以后,先后经历了预备阶段、起步阶段、文革后的恢复阶段和改革开放后的飞速发展4个阶段,至今已走过了近60年的历程。分析意大利语的教学现状,有喜也有忧;展望未来,在担忧的同时,更多的是信心。  相似文献   
3.
张智 《中学生百科》2011,(29):51-54
让我们先来看两则新闻:——2010年11月25日,教育部表示将于2011年起取消高校小语种专业单独进行的提前招生考试。高校的小语种专业,即外语非英语专业招生,除保送外,都要参加高考。录取改在提前批次或本科批次。——据了解,北京外国语学院是目前国内开设语种最多、最全的全国重点  相似文献   
4.
最浪漫的墙     
《中国新闻周刊》2007,(41):91-91
艾菲尔铁塔、卢浮宫、凯旋门……巴黎的著名景点实在是多得让人数不过来。以至人们很容易忽略掉一座充满了浪漫气息的墙——整个墙壁上密密麻麻布满世界各种语言写出的”我爱你”:中文、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语……据说这墙壁上的语种有311种之多,甚至连手语的标志和其他一些原始符号都被写上去了。仔细观察,中文的“我爱你”,简体字和繁体字都在其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圣马力诺共和国位于意大利国土之中,面积60.75平方公里,人口2.4万,是欧洲著名的袖珍国之一,居民90%是圣马力诺人,信奉天主教,意大利语为国语。圣马力诺虽然是一个小国家,却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欧洲最古老的国家之一,始建于公元301年。[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神曲 第一篇     
就在我们人生旅行的中途,我在一座昏暗的森体之中酲悟过来,因为我在这里迷失了正确的道路。哎!要说出那是一片如何荒凉、如何崎岖如何原始的森体地是多难的一件事呀,我一想起它心中又会惊惧!那是多么心酸,死也不过如此:可是为了要  相似文献   
7.
《中国高校招生》2015,(2):25-29
人人网上流传着这么一个段子,主题是关于小语种的—学西班牙语的说好就业,学葡萄牙语的笑了;学葡萄牙语的说用途广,学法语的笑了;学法语的说要去欧洲,学德语的笑了;学德语的说很优美,学意大利语的笑了;学意大利语说地盘大,学俄语的笑了;学俄语的说要挖石油,学阿拉伯语的笑了;学阿拉伯语的说要进外企,学日语的笑了;学日语的说很时尚,学韩语的笑了;学韩语的说要进大城市挣大钱,学小语种的都笑了……虽然是搞笑段子一则,似乎却把小语种的特  相似文献   
8.
9.
庞泽欣  林宏贤 《留学生》2014,(18):18-20
正Jennifer Zimdahl Galt,中文名郭瑾,美国驻广州总领事,也是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自1979年开馆以来第一位女性总领事,于2012年8月到广州履职,上一职位是在华盛顿担任国务部公共事务局高级顾问郭瑾来自美国的科罗拉多州,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她会说流利的普通话和法语,也会讲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塞尔维亚语。郭瑾曾在贝尔格莱德、台北、孟买、北京、上海多地任职,她非常喜欢广州,对广州喜爱之情溢于言表:"我很享受在这座美丽城市的日子,这里居民的公民精神每天都  相似文献   
10.
普契尼(1858-1924)被认为是威尔第之后最伟大的意大利歌剧作曲家。但让人意外的是,当时很多音乐评论家对其作品的评价不高。例如在1896年《波希米亚人》首映后,一位意大利评论家写道:《波希米亚人》在我们的抒情戏剧史上不会留下多少痕迹。即使在今天,仍然有很多评论家认为普契尼的作品过于伤感,过于甜蜜;他的曲调太明显,最后几幕软弱无力。然而大众并不这样认为,要证明这点,只需把过去一百多年来全世界的票房收入列出即可。普契尼擅长戏剧、欢快的歌曲和优美的通俗剧;他也擅长热情明晰的旋律、和声与配乐法。无可否认,他创作了音乐史上最受欢迎的几部歌剧(中国的歌剧迷肯定对《图兰朵》当年在北京太庙上演的重大场景记忆犹新)。在普契尼出生150年后,他的音乐仍然跨越国界,感动着台下的每一位观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