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教育   69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正确地运用和发挥生物学图的作用,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极其重要作用。生物学图是对生物进行科学观察的宏观纪实,是深化了的文字描述,具有精确、简练、具体、形象的特点,利于整体感知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现结合初中生物学教学实践,浅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2.
随想     
我拿着笔,一段段的文字便从笔尖涓涓淌出,书写着我平凡的感受。想起我写作的目的,以前,只是为了应付老师,从未用过多少时间和心思,只觉得写作很难。也许是因为自己并不感兴趣。一次,老师把一位同学的作文念给我们听,念得眉飞色舞的。她还说明这是全国作文大赛的获奖作品,在教室里激起一片惊叹的  相似文献   
3.
<正>在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是两个重要的内容,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所谓"下笔如有神"的境界是建立在"读书破万卷"的基础上的。如果我们将阅读教学和习作练笔巧妙地结合起来,就会相得益彰,更好地提高语文教  相似文献   
4.
任华 《新闻世界》2005,(9):58-59
这是我所见过的对喀纳新最简洁的字描述:东经86度54分至87度54分,北纬48度35分至49度11分,与蒙古、饿罗斯、哈萨克斯坦三国交界,是中国版图西北角上雄鸡高翘的尾翎。  相似文献   
5.
一、信息给予题信息给予题是根据题中提供的新信息、新知识,使考生经过短时间临场阅读、结合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信息给予题的基本形式为:题干(信息部分)+若干简短问题(问题部分).题干是向学生提供解题信息,包括生产生活实践、新闻媒体报道、科技成果介绍、历史事件记载和社会热点聚焦等,题干可以是文字描述、数据或图示等信息;问题部分是围绕题干给出的信息主题展开的,能否解答问题,关键取决于能够从题干中获取多少信息  相似文献   
6.
状物类的文章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是很常见的一种文体,它题材广泛,主要包括有三类,一类是状动物文,如《猫》、《翠鸟》、《燕子》等;一类是状静物文,如《秦兵马俑》、《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等;一类是状植物文,如《荷花》、《爬山虎的脚》等。在教学中,状物类作文也是学生习作经常训练的一种作文类型。掌握状物类作文的写法,也是小学生必备的写作技能之一。如何充分用课本素材,依托文本,学习写好状物类作文  相似文献   
7.
若梅 《今日中学生》2015,(Z3):69-70
电视里天天在播《丑女无敌》,可那里面的女孩一点儿都不丑,她们的丑是装出来的。可我不是,我真的很丑!上中学以来,不少同学嘲笑过我的长相。其实,我觉得自己有很多长处。比如:善良、学习好、身材很好……可同学们似乎都看不到,我的长相成了无法弥补的缺陷。因为长得丑,我几乎没有朋友,男同学对  相似文献   
8.
孙慨 《传媒观察》2015,(9):58-59
事关历史的影像,是人的记忆的直观化延续,也是人们对过往经历生疏不明或者各执一词而陷入认知迷障时的意见统一;当然,它还是文字描述下的历史景观中极具说服力的佐证和监督。影像证史,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人们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会出现“定势效应”,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也会受心理定势的影响。前苏联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经典实验:出示同一张照片,但在出示照片前,分别向第一组学生说:此人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罪犯;对第二组学生说:此人是一位大科学家。然后让两组学生各自用字描述照片上这个人的相貌特征。第一组学生的描述是:深陷的双眼表明他内心充满仇恨,突出的下巴证明他沿着犯罪道路顽固到底的决心……第二组的描述是:深陷的双眼表明此人思想的深度,突出的下巴表明此人在人生道路上克服困难的意志……对一个人的评价仅仅因为先前得到的提示不同,描述的结果竟然有如此戏剧性的差距,这就是“定势效应”。定势效应普遍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北京语文特级教师赵景瑞说:“语言训练的关键是把语文静态的语言文字变成动态的语言文字.也就是活化语言。”想一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语句常将抽象的难以理解的语言文字变成具体形象的图画,将无声的文字变为学生有声的语言。将静止不动的语言变为跳动的变化的语言文字。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再现文字描述的情景等.这不都是在活化语言吗?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种具体做法,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