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8篇
  免费   2篇
教育   842篇
科学研究   13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37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新方 《语文知识》2002,(10):31-32
曹操的《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篇纯粹写景的不朽名篇,也是我国诗歌史上最旱一首描写山水的佳作,同时也是我国第一篇描写大海的诗作。全诗景观奇伟,寄情寓志,生动地显现了曹操诗歌的本色。  相似文献   
2.
纵观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中国古代叙事诗的成熟是在两汉时期,其代表作是两汉的乐府诗,而“叙事情结”正是两汉乐府诗的一个重要特征。造成中国古代叙事诗“失语”的关键就在“叙事情结”的丢失。  相似文献   
3.
谢谢你寄来阿城的《闲话闲说一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一书,这本书写得通俗易懂、凤趣幽默,很值得一看。在书里我读到这么一段“我向来烦‘中学生作选’。记得高一时老师问全班若写一座楼当如何下笔,两三个之后叫我起来,我说从楼顶写起吧。哪料老师闻言大怒,说其他同学都从一楼开始写,先打好基础,是正确的写法,你从楼顶开始,岂不是空中楼阁!我那时还不懂得立异标新,只是觉得无可无不可。后来在香港看一座楼从顶建起,很高兴地瞧了一个钟头。”读罢哑然。  相似文献   
4.
文章认为许多学者将《文苑英华》归作类书是错误的,比照其与《文选》在编纂目的,体例,收录内容等方面所具有的共性,认为它应该是一部重要的文学总集。  相似文献   
5.
《档案与建设》2006,(9):1-1
8月31日至9月1日,省档案局党组中心组用两天的时间,集中精力,认真研读《江泽民文选》。局党组书记、局长韩杰主持学习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谈宝忠、齐丽华、项瑞荃,党组成员、纪检组长贲道红,助理巡视员施柏寅出席学习会并参加集体研读,各部门、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了这次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6.
信息快递     
《湖北档案》2006,(9):47-48
为认真贯彻中央学习《江泽民选》的决定,9月12日,省档案局召开离退休干部会议,对学习《江泽民选》作出部署。会议宣读了《中共中央关于学习〈江泽民选〉的决定》和《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学习〈江泽民选〉的通知》。会议要求,离退休人员学习《江泽民选》应从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妥善地安排好学习时间,学习形式以自学为主。同时按照局机关党委的统一安排,每人分发了一套《江泽民选》。  相似文献   
7.
敦煌和吐鲁番写本《文选》存三十七个写卷,其中吐鲁番写卷共有七个,残损严重。残存写卷不够系统,大多非李善及五臣注本。吐鲁番写本《文选》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从版本上看,较今本早且珍贵;从文字上看,可正今本之失,且存在较多俗字、异体字,同时也存在误写现象。  相似文献   
8.
《翠娱阁评选行笈必携诗最》二卷 存一卷:1(明)丁允和品定(明)陆云龙评注《翠娱阁评选行笈必携词菁》二卷 存一卷:1(明)陆云龙评选(明)陆人龙校定明崇祯刻本一册每半叶九行,行十九字,白口,四周单边20.8cm×13.8cm  相似文献   
9.
敦煌写本《文选》多为六朝和隋唐时所出,去《文选》成书不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本文对其中的俄藏写本Дx01520号《吴都赋》进行校释,可知该卷具有较高的文献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汉魏时期向来为学者、专家所关注,传统的汉魏研究大多集中于经济、政治、文学与重大社会事件等,而对于普通民众生活、风土人情、民俗礼节则少有关注。本文以《昭明文选》选赋为立足点,考辨汉魏时期风俗画卷,从而更加深入地解读汉魏独特的文化特色和相对开放的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