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984篇
科学研究   65篇
各国文化   77篇
体育   296篇
综合类   121篇
文化理论   36篇
信息传播   80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306篇
  2013年   235篇
  2012年   261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245篇
  2009年   210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211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经世致用","中体西用"观的理论指导下,郑观应极力要求培养掌握近代科学技术的实学人才,阐发了设学堂、废科举、授西学、重考核的培养实学人才的途径.他把政治改良与开通民智、人才兴盛联结起来,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人才理论.  相似文献   
2.
会通和实学:郑樵目录学思想的两个维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蒋正扬 《图书馆》2001,(6):74-75,77
会通和实学是郑樵全部学术思想的核心命题,由此可以演绎出郑樵目录学思想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3.
永乐时期的青花已经介绍了,下面再说说宣德时期的青花瓷。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藏书史上,常熟虞山一派藏书家的异军突起,当始于16世纪中叶前后,时系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在嘉靖以前的常熟历史上,虽然至少已有40余位史有其名的藏书家,但是他们在整个中国藏书史上的地位显得并不十分重要。随着明前期江南经济的繁荣和文教事业的发达,江浙两地的文风、学风日趋昌盛,常熟一地的私家藏书也由此而蔚然成风。嘉靖元年所立的《常熟县儒学义田碑记》曾说“惟兹常熟,入国朝为畿辅之邑,号称多士。文章德业,彬彬然与上国齿。”袁同礼在《明代私家藏书概略》中也说:“自嘉靖以降,海宇平定,私…  相似文献   
5.
兴义万峰林     
凌莹 《初中生辅导》2008,(25):45-46
兴义位于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喀斯特地形地貌典型突出,形成了独特的锥状喀斯特地质景观。三百多年前,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就曾到过兴义万峰林,赞叹这片连接  相似文献   
6.
张萍  马干 《收藏》2008,(2):126-126
现存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的“兰亭集序砚”为明代端砚。砚体上刻有人物、山水、诗文,长27.5厘米。其石质细腻坚致,造型古朴典雅,保存较为完好。砚底内凹,阴刻王羲之《兰亭集序》全文(图1),凡11行,刀法娴熟洗练。砚棱上有划痕和磨损的痕迹。砚的四侧及砚面采用浅浮雕手法刻兰亭故事,有人物40余人,神态各异。并刻亭阁台榭、小桥流水等,毕现古时兰亭自然环境和景物,意境清丽淡雅。  相似文献   
7.
《群众文化》2002,(1):28-30
兰溪市位于浙江省中西部,已有1300多年历史。因其地处“三江之汇,七省通衢”,“得中独厚,惟水为优”,宋、元、明、清以降,这里便是浙中水陆交通枢纽、商贸繁华之地,被誉为“浙江七大商埠之一”。历史文风鼎盛,名人辈出,如东晋大仙黄初平,五代高僧贯休、明代文学家胡应麟、清代戏剧大师李渔、现代文学家曹聚仁、摄影家郎静山、当代名嫒赵四小姐、著名画家方增先、世界女子铅球冠军黄志红等,都出在兰溪。  相似文献   
8.
原称宁远卫城的兴城古城建自明代中期,它高不过三丈,面积不过一平方公里屡经风雨剥蚀和战争重创,早已破旧不堪已呈断壁残桓之状。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文物部门开始拨款修葺,先后重新筑起了东、北两座城门楼,后又修复坍塌的垛墙和瓮城,这座古城终于以全新的风姿再现于世。在这里,我要说的是与兴城古城也有着密切关系的十位明清帝王,说说他们与兴城古城的不解之缘……一、筑古城两帝倾情15世纪中叶,燕王朱棣(朱元璋四子)起兵夺取帝位并改元永乐,并将都城从南京迁往北京。为确保京师的安全,他不断向北扩大军事力量。1…  相似文献   
9.
10.
明初已有“文档”一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金玉 《中国档案》1997,(12):29-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