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88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初中化学中木炭吸附作用演示实验中存在的缺憾和不足,提出了自己的设计思路,革新实验装置,优化实验过程,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笔者从高二化学"硝酸"一节的教学中悟出了几个问题,期望可以给化学同仁教学时参考. 1纯硝酸怎么电离 纯硝酸就是指100%的无水HNO3.有文献指出,纯硝酸的液体按下列平衡离解:  相似文献   
3.
灵感絮语     
王晓云 《初中生》2011,(23):26-27
一天才和勤奋者作伴,灵感与思想懒汉无缘。如果说灵感是点燃创造性思维的火花,那么实践才是使创新之火熊熊燃起的木炭。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写道:"最大的天才尽管朝朝暮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松木废料制作安全环保的易燃木炭。方法:松木废料碳化成木炭粉,与配制好的氧化剂、连接剂均匀混合,压制成型后90℃干燥80 min,制得易燃木炭,试验研究NaOH含量对连接性能的影响及硝酸钾和高锰酸钾的配比对助燃效果的影响。结果:25%氢氧化钠10 mL水解5 g淀粉,然后加入1.25 g KNO_3及0.5 g KMnO_4混合助燃剂与7.5 g木炭粉混合制得产品,并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镜对易燃木炭进行分析。结论:实验室制备的易燃木炭,较购买的易燃木炭具有更高热值,安全性高且更环保。  相似文献   
5.
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是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一个经典实验,也是一个疑难实验,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实验6-2]的装置及方法进行实验,成功率低,并且还原产物往往呈砖红色粉末状(经研究它是Cu2O),得不到有金属光泽的亮红色的铜块。初中学生的心理逻辑属于经验型逻辑思维,在思维过程中需要直观感性经验的支持,而砖红色粉末状的“Cu”无法与他们头脑中的Cu划等号,  相似文献   
6.
7.
卓钰雅 《广西教育》2007,(7C):39-39
8岁的帕科放学以后气冲冲地回到家里,进门以后使劲地跺脚。他的父亲正在院子里干活,看到帕科生气的样子,就把他叫了过来,想和他聊聊。[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黑肥皂     
《中国新闻周刊》2005,(37):70-70
如果用这块黑肥皂洗手,可能有人觉得肯定会越洗越脏。但实际上,由于这种肥皂内含了具有极强吸附能力木炭成分,反而能更彻底地洗去堵塞皮肤毛孔的污垢,同时还能吸收过多皮肤油脂。  相似文献   
9.
谜语诗     
郑板桥弃官后,一日来到扬州字画社,恰逢一些文人墨客正饮酒助兴。此时,他又渴又饿,见屋内木炭炉上的一把铜壶里水已翻腾,便伸手提壶要冲茶。忽听一阵哈哈的笑声,众雅士中的一位长者道"新来的先生请听着,想喝茶不难,但喝前须赋诗一首。若您赋得好,莫说是茶,即便是酒也由老身包了。"老者话音刚落,郑板桥微微一笑,即吟道:"口小腹大鼻耳高,烈火烧身称英豪;量小岂  相似文献   
10.
"木炭还原氧化铜"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1中的教学内容。按照教材的方法进行实验很难成功,主要原因是使用酒精灯加热反应速度太慢,且达不到反应的温度,难以观察到氧化铜粉末从黑色变成红色这一实验现象。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反复实验,找到了一种较好的实验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