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顽童形象、孩子王形象和动物形象是孩子们快乐的玩伴,杨红樱在校园小说创作中,精心设计了这样一群活泼风趣的游戏伙伴,以一种更贴近儿童自身、更易于让儿童乐于参与的方式对儿童的生命精神进行了诠释,赢得了无数小读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2.
很多年前,第一次与巴里的《彼得·潘》相遇在南方那座绿意葱茏的校园。这个曾让无数人迷醉的故事,最初在我心里激起的却是一阵幽幽的凉意,心底的那声长叹如同那个夏日的蝉呜般悠长:一旦长大,我们便永远失去了那条向童年折返的路。  相似文献   
3.
《课外生活》2015,(Z1):80-81
小画家档案姓名:王馨晨学校:福建省厦门市槟榔小学星座:水瓶座爱好:绘画、钢琴、舞蹈、写作性格特征:活泼、善良、细腻宠物:鹦鹉、仓鼠、热带鱼、贵宾犬崇拜偶像:作家杨红樱、J.K.罗琳座右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成长宣言:当最好的绘本作家王馨晨从小我就喜欢写作、绘画。有时突然灵感大发,我就兴冲冲拿起笔来,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世界里。我特别喜欢小动物,痴迷到了狂热的地步,大到书里电视里看到的恐龙,小到麻雀昆虫,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只要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一定不会  相似文献   
4.
张好雨 《生活教育》2014,(15):116-117
杨红樱阿姨:您好!今天,王老师告诉我们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我们将会选4名同学去凤凰书城和您零距离沟通。哇噻!顿时全班沸腾起来了,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我读杨红樱的书多,让我去!"有的说:"和偶像面对面,我要去!"还有的说:"我准备养一只和杨红樱阿姨家里一样品种的狗,一定去和她取取经。"……杨阿姨,我是您忠实的小樱桃一个,也希望拥有这份难得的幸运。我有好多话想和您说:  相似文献   
5.
陈苏 《家庭教育》2007,(1S):18-19
名儿童学作家杨红樱.当过七年小学老师、七年童书编辑,现为成都《青年作家》杂志副编审。她19岁开始发表童话。有《女生日记》、《男生日记》、《五三班的坏小子》、《漂亮老师和坏小子》和《笑猫日记》等童书50余本。其中“杨红樱校园小说系列”等多部作品获得各种奖项并被拍成电影、电视剧和动画片。[编按]  相似文献   
6.
“酷”,在我看来,绝对指的是戴安。总是一顶黑色的棒球帽,总是一头碎碎的短发,总是一件黑色的T恤,总是一条松垮的牛仔裤,总是一双黑色的板鞋。猩红的跑道上,正在飞奔的,是她;教室里,声音最大的,是她;女生中,步子最大最快的,是她……这就是杨红樱笔下的酷小孩——戴安。  相似文献   
7.
图情速递     
轻量级阅读成为时代主流 2008年中国作家富豪榜目前发布,郭敬明以1300万元的版税收入蝉联中国作家富豪榜冠军,紧随郭敬明之后,郑渊洁以1100万元、杨红樱以980万元的版税收入分列二、三位。对比近年的三张榜单,可以发现两个特征:一个是读者低龄化趋势明显。第二个特征是“沉重型”读物逐渐失宠,“轻量级”阅读地位上升。  相似文献   
8.
熊雁 《出版科学》2009,17(5):53-55
21世纪以来,国内儿童文学市场因为杨红樱系列作品的出现而不断升温,竞争日益激烈.本文以杨红樱作品为案例,分析了其在作品创作、市场营销和走向世界这三个方面的具体做法,并认为这是儿童文学出版成功的三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很多年前,第一次与巴里的《彼得·潘》相遇在南方那座绿意葱茏的校园。这个曾让无数人迷醉的故事,最初在我心里激起的却是一阵幽幽的凉意,心底的那声长叹如同那个夏日的蝉鸣般悠长:一旦长大,我们便永远失去了那条向童年折返的路。  相似文献   
10.
吕燕 《考试周刊》2012,(85):24-25
很显然.四年级孩子的阅读量有明显的增加,但是我发现,绝大多数孩子的阅读还停留在一些浅显的童话和科幻文章上.甚至还有只看作文书和漫画书的。如何提高孩子们的阅读层次.如何指导他们去看整本的书,已经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前不久,我发现班上有一本书特受大家的欢迎.那就是儿童文学家杨红樱所著的马小跳系列中的《贪玩老爸》。书本在孩子的手中传来传去,边沿都已经磨损了。出于好奇.我也去借阅了。一下子就被作品里幽默的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