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闻世界》2006,(4):57-58
这些地方,是一种梦想。极,顶点;尽头。致,情趣。不知道行走在这样一些散落在世界角落的小地方算不算一种极致。——除了极致,想不出别的词来赞叹它们。当我们遐想时,我们在向往中心生极致;当“极致”和地球上的这些名字连在一起时,生出来的也就是梦想引导的旅程。 这些是你最值得挥霍时间和金钱的地方;是你积攒了一生拼死都要去体验一次的地方;是我们千与千寻,奉献给你的一份足够诱惑又足够炫酷的名录。[编按]  相似文献   
2.
广纳群说是《文献通考·经籍考》所创立的辑录体解题的基本特征,而对收录的文化典籍“订其文理 之纯驳”,则又构成了该《考》广纳群说的极致所在,具体投射到颇有深层次探索意义的8个学术支点上,内在地 组成了同条共贯的学术链条,由此开拓出古典文献提要学前所未有的深广境界。  相似文献   
3.
音乐剧是一门融合了戏剧、音乐、舞蹈、舞台艺术等表演形式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音乐剧要素将如何在短短40分钟的小学音乐课堂里呈现给学生们?教师又将以什么样的角色带领学生们走近百老汇,感受音乐剧,领略猫的魅力呢?怎样让学生不做剧院里的"熊孩子"?本文带着这些思考,对"走近音乐剧——《猫》"的教学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4.
极致创新     
极致创新是一种接近和达到最终、最高成就的创新方法。数学中极限的含义为一个变量按一定规律变化,终于会接近所设定的值,该值即称为其变量的极限。科学是自然规律的总结和反映。自然界的一些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皆按其规律进行演变,并且一步步接近和达到其最终状态,实现其最高目标。例如,某些昆虫、甲壳动物等在发育成长的演  相似文献   
5.
素之美     
潘霞 《八小时以外》2011,(7):106-106
无端地,喜欢着一些词,一些与素有关的词。诸如:素朴、素雅、素心、素净、安之若素、心素若简,甚而连我行我素这样一个只能算是中性的词也一并接纳,许是正合了自己百牛拉不转的性情吧。  相似文献   
6.
随着众多知名投影机厂商相继发布采用极致色彩的投影机,德州仪器DLP的极致色彩技术在2007年开花结果。根据太平洋媒体协会(Pacific Media Associates;PMA)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DLP在国内投影市场较去年同期增长23%,显著高于全球前投市场15%和亚洲地区20%的成长率。  相似文献   
7.
通常,人们不但以“诗人—学者—斗士”的“发展论”来解释闻一多人生形式的“突转”,也用它解释闻一多充满矛盾的批评理论与美学思想。然而作家的精神世界与心理结构往往比我们已经习惯用完美的进化图式展示和阐释的都更复杂。闻一多人生形式与诗论的前后矛盾,主要取决于他人格心理中两种相互矛盾的因素:一是求“完美”,即道德的完善与艺术的秩序、和谐、圆满;一是求“极致”,即感性或状态的极端沉醉。追求完美,也就是追求“神圣”之境,它带来闻一多人生与艺术的理性色彩、古典情怀,却也导致某种抑郁;“极致”求的是片面的精彩,它使闻一多在谨严典雅之外另有一种单纯热烈的浪漫情怀和激情宣泄。此二者形成的张力关系,造就了闻一多充满矛盾、内蕴丰富的艺术与人生  相似文献   
8.
从词语、句子到修辞,《荷塘月色》在语言艺术上追求极致之美,不愧为中国现代文学史散文神品。  相似文献   
9.
渡边淳一的《失乐园》传达出与众不同的情爱观念,即对于极致爱的推崇。对于人生的求解,一直是一个永恒而深刻的话题。男女主人公企图用所谓极致爱来支撑自己的人生,但是,这种爱只限于肉体本能,根本无助于解决人们的精神困境,这样的人生求解注定是虚妄的。  相似文献   
10.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精心预设就会迎来学生的有效生成。一节数学课的有效预设就像是一棵大树一样,深深的扎根大地,不断吸收沃土的营养,来生长出茂密的枝叶。对于乡村小学数学课堂,我们更应该了解孩子的状况,要能敏锐的感知课堂状态,以便掌控预设的指向性与精确性,提高学生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