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篇
  免费   2篇
教育   488篇
科学研究   23篇
各国文化   18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4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程师、化学家和数学家住在一家老客栈的三个相邻房间里。  相似文献   
2.
文章探讨了赵树理方向在当今全球化趋势中的命运。本文认为,赵树理方向作为我国一个时期文学发展的基本模式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尤其是他坚守民族化审美倾向的努力,追求通俗化、大众化风格的实现,争做文摊文学家的民间情怀等,即使在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仍然是值得肯定的。但不可讳言,赵树理方向也必须受到全球化的巨大挑战,如拒绝“欧化”的封闭性心态,缺乏深度的平面化展示,囿于民间立场的狭窄视野等,都是应该进行调整修正的。唯有如此,赵树理方向才可能在全球化浪潮中永葆青春,前途光明。  相似文献   
3.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儿破……"一哼起这首广为人知的《济公》连续剧主题歌,人们自然而然就会想起那个鞋破帽破、疯疯癫癫的济公活佛。济公传说是以南宋禅宗高僧道济的故事发展演变而来的一种民间口头文学,主要分布于以浙江省天台县为中心的区域,并由此辐射全国,影响世界。2006年5月,浙江天台济公传说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归属于民间文学。  相似文献   
4.
5.
非遗湖南民间传说外宣翻译是湖湘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环节之一。本研究分析总结了非遗民间文学外宣翻译现状,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具体对策,以期为湖南民间传说国际化提供借鉴。民间文学外宣翻译可将我国传统文化的感染力和民族凝聚力提升到新的高度,促进国际间民俗文化互动交流。  相似文献   
6.
《上海文化年鉴》2012,(1):81-82
12月5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上海市文联主办,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上海市文学艺术著作权协会承办的“中国民间文艺权益保护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中国民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罗杨,上海市文联党组书记宋妍出席并致辞。来自全国80多位知名民间文艺研究专家、法律学者、司法实务专家、民间艺术家、文艺单位和文化企业的代表,围绕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主体的特征、确定与法律地位,中国民间文学艺术的司法保护状况,民间手工艺的知识产权保护与文化传承,中国民间文学艺术保护之立法模式及要件的优化选择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概念入手,分析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世界性保护与国内保护现状,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拥有丰富而优美的民间故事,它们是最为通俗生动的口头语言艺术,同时又是集中展现民族心灵的窗口,成为现代人文学科关注的重要对象。 对民间故事进行类型研究,是国际学界经常采用的方法之一,也是我们进行民间故事研究的基础,它有利于我们较为全面地对故事进行分析,在追寻故事生活史的同时,又可以对民间故事进行跨  相似文献   
9.
民间文学是优秀文学遗产中最宝贵的文学之一,我国民间文学研究在古代已发生了自身的“前史”,五四以来文学先驱们也把视角放在民众身上,有强烈的平民意识,但只是从启蒙角度来吸收民间文学的营养,并没有真正从文学史角度把握民间文学。解放以来,在毛泽东的民间文艺指导下开展新民歌运动,从民间寻找文化资源,但其中隐含新文学界的文学想象。80年代在重写文学史浪潮的推动下,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从史的角度对民间文学与民间有新的认识,但他竭力从民间文学中挖掘出来的也只是民间文学的“隐形结构”。因而,新文学史研究视镜中存在民间缺失,应呼吁对民间文学“史”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对裕固族民间文学故事的搜集、整理和研究,近百年来时断时续地进行着。在近20年里,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本文较为详尽地梳理已搜集、整理的裕固民间文学故事文本和相关的研究成果,发现了在整理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理的基本原则和研究的基本方法,为全面整理和研究裕固族民间文学理清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