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构造法解题可以使代数、三角、几何等数学知识互相渗透,便于完成矛盾转化、问题的解决,同时对培养学生的类比、联想、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独到的功效.构造法的实质是依据某些数学问题的条件或结论所具有的典型特征,用已知条件中的元素为“元件”,用已知的数学关系为“支架”,构造出满足条件的数学对象,使原问题中隐晦不清的关系或性质在新构造的数学对象中清晰地展现出来,从而使问题转化并得到有效解决.用构造法解题,常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柳暗花明又一村”.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在新时期继承了毛泽东“团结一批评一团结”的方法。邓小平从宏观发展着眼.论述了协调改革、发展与稳定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科学论断,全方位化解人民内部矛盾,调整利益关系,启动利益机制,把人民内部矛盾转化为社会发展的动力,从而开拓了新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4.
本文由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的区别:即动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常量数学与变量数学,孤立与相互联系,矛盾转化及极限的观点的阐述中,以充足的事实说明了高等数学充满了辩证法,它对生产和科学发展起了极其巨大的作用,正如恩格斯所说“变数的数学,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微积分,本质上不外是辩证法在数学方面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将小事放大     
写作无一不在追求最佳的表达效果上下工夫。同学们叙事的取材多为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更要注意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加强其表达效果。提升表达效果的技巧很多,将小事放大是其中之一。将小事放大包括将小事本身放大和将小事的影响、意义放大。前者会让情节更加生动,让内容充实而富有表现力;后者更能凸显文章的价值。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宝玉挨打"这件小事就充分利用了这一技巧,放大了当事人的情感、存在的矛盾、产生的影响与意义等,在短时间、小空间内,让各种矛盾快速聚集,激烈爆发,不仅引人入胜,而且发人深思,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6.
刘尧兵 《教育》2013,(6):42
课堂教学策略是一种师生矛盾转化的方法,是一种正确处理教与学的矛盾的技巧。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均是其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只有内心如火一般炽热地为学生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地服务,才有可能迅速发展自己的课堂策略。及时纠正自身失误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阐述概念、性质,又要进行推理,还要安排演示、操作,还要随时注意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在如此复杂的  相似文献   
7.
数学解题的本质(化条件为结论)是一种矛盾的转化,而命题转换是矛盾转化的表现形式,因此数学解题的过程就表现为命题转换的过程.由于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向其对立面转化,向对立面转化就成了命题转换的根本方向和途径.下面介绍有操作意义的命题转换原则.  相似文献   
8.
关于构建数学方法论理论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使数学方法论成为科学的学科理论,就如何内建数学方法论理论体系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10.
盛先业 《班主任》2001,(1):43-44
教育是外因,教育者要善于分析后进学生的具体情况,通过其内因,促使矛盾转化,方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一、真挚的爱,慈母的心 爱,是通向孩子心灵的路径,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