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09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25篇
综合类   17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6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雷石 《武当》2003,(8):21-24
鹰形概说 “鹰形”为心意六合拳十大真形之六。鹰是自然界中的猛禽,心意拳取其捉拿、扑食、钻天,居高临下,藏爪扑击之势,蹬枝展翅之劲,翻身之灵,以达到手心实的目的。心意门五指挓开,手伸有力。因为心意拳是短打,所以,捉拿实战价值极大。鹰之捉拿,抓敌打一合劲,双手一上一下,一前一后,如同扯物,有恨天无把之意。  相似文献   
2.
碑与碑文     
许慎《说文解字》:“,竖石也。”古时候,人们把立于宫庙门前的用于观测日影及拴马匹的石桩称为。《仪礼·聘礼》:“上当南陈。”郑玄注曰:“宫必有,所以识目影,引阴阳也。”《礼记·祭义》:“君牵牲……既入庙门,丽(即拴)于。”那时的石上并没有文字,不具有纪念意义。后来人死入葬时,人们在墓坑旁树立石,并凿上孔,用以系绳徐徐下棺。这时的只是行葬  相似文献   
3.
自洪武四年(1371)开科取士后,明太祖朱元璋认为“所取多后生少年”,于是便“令有司察举贤才,而罢科举不用。”一直到洪武十八年(1385)三月才举行了停罢后的首次会试,取中进士472名。但由于本科榜眼练子宁及进士黄子澄等在靖难之役中坚决站在建文帝一方,所以当明成祖朱棣从建文帝手中夺取帝位后,不但将练子宁、黄子澄等削籍置法,而且还下令毁坏了本科进士题名,从而造成《进士题名录》中许多进士缺名。朱保炯、谢沛霖先生在编纂《明清进士题名录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时,  相似文献   
4.
隋代大臣苏孝慈墓志,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在陕西蒲城出土。文内容多与《北史》、《隋书》的相关记载相契合,又可以补充文献史料记载的不足,并且可以校正《隋书》记载的错误之处,是十分珍贵的第一手史料。从书法及汉字的演变过程看,苏孝慈是隋代书法的代表作,与唐代的楷书十分接近,是唐代欧阳询一派楷法的先驱。研究该文,可以为汉字楷书的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范本。  相似文献   
5.
红色刻档案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宝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苏皖解放区就领导了有组织的治淮活动,现存1945年淮宝县政府所立“永保群众利益”提供了历史见证。该作为红色实物档案,承载了解放区政权建设、淮河治理的红色记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初心使命,也为后来新中国开展大规模水利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加强对红色刻档案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对讲好红色故事、赓续红色基因、传承红色记忆、赋能时代精神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庄华岳1935年考进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与赵无极同班,感情甚笃,同是班里最为出类拔萃的.庄华岳在校学习时就显露出过人的天份和才能,成为老师眼中的奇才,作品受到业师吴大羽及同学赵无极的激赏.吴师拟荐庄出国留学,因抗战爆发终成泡影.后庄华岳几十年从事教育工作.赵无极毕业后赴法深造,成就为一代大师.1957年赵无极曾误信传言,...  相似文献   
7.
8.
黄庭坚是在再次被贬,又得知好友去世的境况下,自鄂州往宜州贬所的途中来到永州的,他对颜真卿所书《大唐中兴颂))景仰已久,然其对唐代安史之乱以后的社会政治评价却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书摩崖后》是黄庭坚晚年书法的杰出代表,艺术价值很高。  相似文献   
9.
考析四川广安出土的“陈寿故里”所引发的《三国志》作者陈寿和宋状元何涣的籍贯问题,认为清代刻立的“陈寿故里”没有多大的学术价值,不足以动摇陈寿为南充人和何涣为都江堰人的传统说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民族团结工作,建国60年来,普洱边疆各民族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呈现给世界的是民族团结、宗教有序、社会和谐、经济腾飞、边疆稳定的奇迹。适逢建党90周年之际,结合民族团结誓词60年纪念,思茅师专精心策划并用心举办"普洱民族团结学术文化教育年"活动,以"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国家认同"为主题,旨在追述历史记忆、总结宝贵经验、弘扬优秀传统,展示今天普洱各族人民团结和谐的边疆景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