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礼貌性表达是商务函电的主要特征之一,商务函电中礼貌得体、措辞恰当的表达有利于创造平等友好的贸易氛围,建立诚信稳定的合作关系,从而实现成功的商务交际。通过对比分析各类商务函电,本文从目的论角度研究商务人员在写作视角、敬语选择、礼貌程度确定等方面的处理方式,运用目的论的三大准则(目的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忠实性原则)为其提供理论性支持。对比传统研究对于词汇及句法的关注,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语境和文化的多样性方面,以期达到避免误会和冲突,有效传递信息和顺利开展商务活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杨海英,湖北民族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现在在郧西县涧池中学资教从小到大,为供我读书辛苦劳作的父亲常常给我说:“爸爸初中毕业时,考上了恩施医专,但当时家中兄弟姐妹众多,家里经济极端困难,为了减轻你爷爷奶奶的负担,作为家中的长子,我只好放弃了心爱的学业。今天,作父母的再苦再累也会支持你们读书,一定要认真,知道吗?”在无私的父爱里我迎来了高考,填志愿时,从不干涉我学业的爸爸一直坐在我旁边,当我礼貌性地征询他的意见时,他说道:“你读医学方面的行吗?”看到他期盼的眼光,想着他一生未了的夙愿,我毫不犹豫的在所有志愿栏填上了“临床…  相似文献   
3.
关于礼貌的语言学理论通常认为,带有潜在面子威胁性的言语表达方式的礼貌性与其间接程度成正比。本文借助一些法语例子,比较间接性请求的两种形式即规约性间接请求和非规约性间接请求,并由此探讨法语中言语行为的间接程度和礼貌度的关系。我们认为言语行为并不一定越间接越礼貌,因为礼貌程度与听话者需付出的推理努力、听话者的选择性等因素密切相关。一般而言,听话人所需付出的推理努力越小和其选择度越高,话语就越趋礼貌。而如何使间接言语行为更礼貌,涉及的常常是使各种因素之间的平衡趋向合理的问题,而且法语中的一些特殊用法也会对此有所影响。  相似文献   
4.
黄艺平 《高教论坛》2010,(9):126-129
商务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跨社会的商务交际活动。其用语正式、行文严谨、注重实用,具有极强的目的性。由于商务双方在交往中力求协商一致,达成协议,实现双方共赢,因而在商务翻译中对礼貌性原则有更高的要求。本文从语用角度探讨了礼貌性原则在商务翻译这种特定情境交际中的运用,探索了如何在文化认知、词句运用上达成礼貌性原则。  相似文献   
5.
正人的发展包含着心理的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将会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音乐教育本着以情感体验为原则,注重音乐实践活动,对于发展学生健康的心理,具有重要作用。在音乐教学中,我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一、用"气息"歌唱,有效缓解学生紧张的精神状态培养学生用有"气息"的声音来歌唱,这是歌唱教学中的基本方法。在唱歌教学中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用"气息"来歌唱,这是每个音乐教师应该做到的。如果学生掌握了用  相似文献   
6.
礼貌原则由来已久,是话语交际的普遍原则,它影响着话语的表达和理解,正确理解和利用礼貌原则对话语交际的顺利进行起着重要作用。该文以Leech礼貌原则为基础,对校园中会话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大学校园的日常会话大多也采用了礼貌性原则,但是,由于中国文化背景的特殊性,里奇的礼貌性原则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语言环境。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立足于本土文化背景进行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语用理论探讨了话语标记语的几个主要特征。话语标记语是在语言中不影响句子真值、只表达态度或步骤意义的语言成分。话语标记语在话语中具有关联性、顺应性及礼貌性三个语用特征。首先,关联理论为话语标记语的存在提供了认知依据。话语标记语的关联性使其在话语的生成和理解过程中可以增加交际双方的认知共性和语境效果。第二,话语标记语反映了语言使用者对语境的一种顺应,不仅可帮助说话人构建语篇,同时还可实现不同的语用功能,促进交际的顺利进行。第三,话语标记语遵守了礼貌原则中的得体准则,能够增强话语的礼貌性,提高话语的礼貌级别。  相似文献   
8.
尹俊妃  戈玲玲 《海外英语》2013,(2X):258-260
该研究以语用距离原则、动态语境观及交际意图理论为理论基础,选取林语堂的英文小说Moment in Peking中出现的称呼语为研究对象,旨在从语用的角度探讨小说中称呼语的使用特征。通过考察语料发现,小说中称呼语主要具有礼貌性、动态性及意图性这三个特征。  相似文献   
9.
电话接通,于文华甜甜地向我问好。我不敢确定她还会不会记得关于一枚邮票的故事,心里有了多种准备。首先她可能会礼貌性地告诉我那篇文章她看过,但没什么印象了;也可能会断然否认有过这样的往事;或者真的还深深留有那时候的记忆,因为深刻,所以忘不了。我更期待是最后的一个结果。  相似文献   
10.
李世荣 《初中生》2008,(4):46-48
纵观2007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英语试题,细心的同学会发现,“重语言运用、轻死记硬背”是一个必然趋势。因此,同学们在加强记忆、夯实基础的同时,应充分注意语言的实用性、情景性和礼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