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6篇
科学研究   15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元前221年,雄才大略的秦王赢政扫平了华夏大地上纷争不已的各诸侯国,车同轨、书同文,度量衡归一……中国从此进入了封建大一统的帝国时代。  相似文献   
2.
在秦王嬴政的统一大业中,李斯功不可没。这个来自楚国上蔡闾巷中的小人物,是如何登上泰国政治舞台的呢?在《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中,王立群读为您做了解读。本文摘自该书,有删节。  相似文献   
3.
张琦 《语文知识》2015,(1):53-55
语文是最具发展空间的学科,这巨大的发展空间为语文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但高考语文试题是以考查能力为主,不再以课文内容直接命题。这一变化使得教师和学生对教材的热情日趋减退,教师不愿意教,学生不愿意学,以考代读、以考代练的现象比较普遍,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如何利用教材是指导高三学生进行语文一轮复习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教师要帮助学生端正复习态度,回归课本,科学备考,高效复习。结合近几年安徽省高考试卷和本人的  相似文献   
4.
争霸称雄的春秋战国时代,秦国的西部开发极具典型意义。秦国之所以成功地开发西部,并最终统一中国,客卿制度的实施,无疑是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6.
误读的屈原     
据说有个天才创造了一种万能的高分作文模式——屈原向我们走来……只要考生在作文开头引进了这句话,作文境界立即攀升,高分立等可取。比如高考作文题为山的沉稳,水的灵动,可以这样写:屈原向我们走来,他的爱国之情,像山一样沉稳;他的文思,像水一样灵动……如果中考作文题是人与路,这就更好办:屈原向我们走来,他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呢……最简单的是这个中考作文题——那一幕,我难以忘怀,可直接引进:屈原向我们走来,峨冠博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古代,见诸文字的自我批评的典型是春秋时期秦国的国君秦穆公。由于称霸心切,秦穆公派孟明视、西乞木和白乙丙三位将领率大军偷偷越过晋国攻打郑国。蹇叔、百里奚苦谏而不能止。结果,不但郑国没能打下来,回师途中还在一个叫崤山的地方中了晋国的埋伏,  相似文献   
8.
《初中生辅导》2013,(16):41-43
屈原名平原是他的字。约公元前340年,生于万里长江最险峻的山峡边的秭归(今湖北秭归)。屈原是战国时楚国王室贵族的后代。他长得高大俊美,头顶高冠,穿着奇特的服装佩带长剑,身挂精美的玉器。20岁时离开秭归,来到祖先曾经居住的楚都郢(今湖北荆州),  相似文献   
9.
美点赏析秦国和晋国世代交好,从小就有"喜结秦晋之好"之说。今天,再读《左传》中的《阴饴甥对秦伯》,对两者又有了新的见解,此外,文章巧妙的言语、鲜明的人物形象,也令人倍感回味。  相似文献   
10.
《蒹葭》出自《诗经·秦风》,是周代秦国的民歌。它描写了一个热恋者对意中人的急切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失望的心情。这首诗空灵悠远、执著缠绵而又略带伤感.渲染出一种渺远迷茫的境界气氛,给人一种“花非花.雾非雾”、“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的朦胧美。朦胧美作为一种特殊表现形态的美.它往往将其内容通过某种朦胧、模糊的形式,含蓄蕴籍地表现出“象外之象”,使欣赏者通过创造性的想像、联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