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4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人教版高一化学教材第32页[实验2~7]是碳酸钠、碳酸氢钠分别与稀盐酸反应的对比实验,课本是采用在试管口套气球的方法进行操作的。按此方法实验时,首先试管口径与气球口径有时不相配,常需用线扎紧才能保证不漏气;为了把试管放置稳固,需要另外增加夹持装置。其次两手拿气球往试管里倾倒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粉末时,其操作也不太规范,  相似文献   
2.
例1 (2005年淄博中考题)某矿山的石灰石样品中含有二氧化硅杂质(二氧化硅是一种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且耐高温的固体).为测定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一块石灰石样品,将其敲碎,称出6g放入烧杯内(烧杯的质量为20g),加入50g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反应所需时间(t)与烧杯及其所盛物质的总质量(m)的关系如下图所示.(1)将石灰石样品敲碎的主要目的——.(2)实验结束时共放出多少克二氧化碳?(3)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相似文献   
3.
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在生活中常充在气球里支撑标幅、充在色泽艳丽的小气球里装点生活。工业上常采用耐高压钢瓶,在其中放人锡铁粉、烧碱、水等原料进行反应,产生大量氢气,对气球可直接充气。实验室里用启普发生器装置,利用锌粒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若直接充气球,就要有足够的气压克服气球表面张力才能把球吹起来,实际不能完成。为此,笔者经过反复试验,探索出两种在实验室里直接充氢气球的方法,现将其罗列出来,以就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4.
刘祥鸽 《课外阅读》2011,(8):236-236
(2011十堰市)45、小强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了稀盐酸,没有发现明显现象。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他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振荡,观察到滴酚酞溶液不变色。于是他得出了“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开放性试题立意新颖,设问开放,答案多元化,给同学们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自然成为各地中考化学命题中的热点题型。而开放性试题改变传统试题的结构或解题途径,使试题条件不足,或者过剩,答案不唯一,从而使思维指向不单一,解题途径多样化。开放性试题具有内容的新颖性、形式的生动性、解法的发散性等显著特点,能引导同学们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考查同学们的分析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1.pH相同的醋酸和盐酸,分别用蒸馏水稀释至原来体积的m倍和n倍.稀释后的溶液pH仍然相等,则m和n的关系是( ).  相似文献   
7.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还给学生,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这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必须采用新的策略和方法,也就是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知识并体验探究学习的快乐。一次课堂案例的处理让我感觉到了教学理念的转变在教学效果上带来的差异,也坚定了我践行新理念的信心。在我和学生共同学习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的相关内容时,我讲到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金属会出现生锈现  相似文献   
8.
9.
鉴别题是初中化学的一种重要题型。在化学上,鉴别物质分两种方法——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物理方法是通过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等几个方面进行鉴别,要求纯粹用物理方法的鉴别题近些年来中考中已很少出现。化学方法是通过加入试剂后产生不同的现象加以鉴别。这些现象  相似文献   
10.
在沪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化学》第四章第二节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中,使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装置(如图1),存在明显不足。即稀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