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教育   48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出版视野》2006,(2):46-46
元旦(公历一月一日)通常用满天星、香石竹等增添欢乐吉祥气氛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2007,(2):66-67
热点新闻: 2006年10月29日,苏州首家现代私塾——“菊斋私塾”正式开课,身着对襟束带长袍的私塾先生为学生开讲经文。据悉,创办者创办私塾主要目的是弘扬国学,培养儿童的古典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私塾教学内容主要是经学、韵文,古乐、书画、茶道等。  相似文献   
3.
方瑛 《武当》2009,(12):42-42
在老子著《道德经》第二十章里,有“绝学无忧”之说。日前,笔者曾在某电视台知识讲座节目中,听到主讲人针对这句经文解释说:不学习,就不会产生忧烦。其后,也未做出延伸解释,便含糊地匆匆带过。如此,不知是给老子脸上贴金,还是抹黑。笔者想起,以前也曾有人错误的领会:“绝圣弃智,利‘民’百倍”,“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以及“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  相似文献   
4.
《收藏界》2009,(2)
出身书香门第的任经文先生,从小在爷爷的严格要求下习得了一手好字,成年后一不小心又干上了舞台美术设计工作。兴许是中国书法、舞台美术设计对他的文化性格的养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以致于无论他以后从事外贸工作、还是国家税务工作,始终让他痴迷的文玩收藏总是与他相随相伴。30年的收藏已积累数千件藏品,有瓷器、书画、佛像、砖雕、石雕等,在众多的藏品中,  相似文献   
5.
试论唐传奇的"文备众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代以歌传相配的传奇,是当时一种新起的小说类型.它的形式与同时盛行的俗讲及其讲经文有许多相似之处.此类传奇以<莺莺传>并歌、<长恨传>并歌产生最早,也最具代表性,其主要作者元稹、白居易一生均深受通俗佛教的影响.由此可以推定,此种歌传相配的传奇是元白摹仿俗讲及其讲经文而作,从而首创了这种文备众体的文体.  相似文献   
6.
接米魂习俗是一种良俗,具有良好的教化功能.在水族地区发现了一份比较规范系统的接米魂经文,这份经文在南方少数民族的接米魂习俗中具有代表性.以这份经文为载体的接米魂习俗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起到积极作用,对人的身心健康和道德情操也产生着积极的教育作用,对促进社会和谐、发挥正能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时间为线索,对西方宗教音乐体裁——经文歌的发展历程,作了一次全景式综述,简要介绍了经文歌起源和各个历史时期的概况。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传统教育很大程度上适应了以自然经济、宗法制为基础的封建社会的需要,培养了大批的人才。然而,却又造成了中国传统教育重背诵记忆轻思辨理解,重事经而轻自然科学的缺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的传统教育的缺陷逐步显露。到了明末,中国传统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教育既是化的产物,又是化的动因”。本拟从中西化交流的角度来谈一谈“西学东渐”对中国传统教育早期转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北图题名为《法华经解》的北6204(制49)号敦煌写卷,实际上应该是《妙法莲华经讲经文》的押座文。且此篇是从S.2440《维摩经押座文》和《三身押座文》合辑而来,北6204号写卷的创作者(抄写者)的身份极有可能是学徒。  相似文献   
10.
<诗经>中双音迭词,在经文中占很大比重.自毛传以来,注家蜂起,著作迭出,然阙漏、误释者甚多.本文就现存诗经中出现的673个迭词,一一作了疏理、分类,依照章氏"义自音衍"之说,以陈奂<诗毛氏传疏>的音诂为主,间取都氏<尔雅义疏>,分为拟声、写情、状物、借词四大类,分别举例阐述,以收隅反之效.论述中力求准确,或匡正或补苴,以利诗经的学习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