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教育   58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8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遗嘱继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行《继承法》由于立法之初的局限性,导致在遗嘱继承制度设计上存在许多缺陷与不足。我们应当以《民法典》的制定为契机,从遗嘱的形式及其效力、遗嘱内容、遗嘱能力、特留份制度和遗嘱执行人制度等几个方面对现行遗嘱继承制度加以修订,完善遗嘱的形式要件和效力规则,增加关于遗嘱内容的原则性规定,明确遗嘱能力的界定标准,确认和建立特留份制度。  相似文献   
2.
我国《继承法》对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作出了明确规定,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家庭结构和家庭个人财产状况也发生了变化,对《继承法》的相关规定应当进行适当修改和补充。包括扩大法定继承人范围,增加法定继承顺序,强化配偶继承权的法律保护等,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法定继承制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财产继承为视角,通过对简·奥斯丁的小说《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的相关事例分析,讨论了18-19世纪英国财产继承法对当时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张平华先生与刘耀东先生合著之《继承法原理》一书,2009年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该书不失为在继承法领域颇具学术价值之力作。较之其他大陆学者业已出版之继承法著作,笔者认为,本书有七大亮点颇值关注,兹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继承法》对于被继承人身前财产如何分配规定了遗嘱、遗赠、遗赠扶养协议等制度,但却没有规定继承契约制度.于是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被继承人虽然可以通过遗赠扶养协议等现行制度实现自己身前财产死后的分配,但是却不能完全实现被继承人真实的身前愿望,这与继承法所追求的遗嘱自由的立法目的相违背,导致现行的相关制度已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现实需求,本文拟从继承法修改的角度探讨我国制定和引进继承契约制度的必要性,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6.
先设计有代表性的基础案例并图示,然后有针对性地阐述法定继承的基本原理;最后用案例层次递进深化基本原理,从而使法定继承的基本原理通过案例直观、清晰地展示出来。  相似文献   
7.
略论我国继承法的修订与完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国现行继承法制定于改革开放之初的计划经济时代,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私有财产的规模越来越大,导致继承法中的一些规定已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实际需要,及时修订和完善继承法已成为当务之急.主要应从以下几点修订和完善我国的继承法:应适当扩大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合理调整法定继承人的顺序;进一步规范配偶的继承权,明确配偶的继承份额;更好地贯彻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维护对被继承人尽主要扶养义务的人的合法权益;建立特留份制度,限制遗嘱人损害继承人权益的随意行为.  相似文献   
8.
我国四法战继承法中关于遗嘱自由之限制制度可分为内地、台澳、香港三种模式。它们建立的法理精神有所差异,各自的长短优劣亦显而易见。将来我国民法典之继承篇应扬长避短,集其大成。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二十几年的历程,是我国走向一个新的、富强的、民主的奋斗历程;是我国法制建设的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在短短的二十年的时间里,我国制定或重新修改的法律法规从立法质量或立法数量上都是历史上任何时期不能比拟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时间和历史的原因,我国目前的立法水平还不够高,现行的法律中仍有很多空白和冲突,不少的法律条文有待完善。所以,我国法律在调整社会关系、明确权利义务时,法律基本原则的指导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为止,我国尚未有一部完整的民法典,我国1985年颁布的《继承法》是目前调整继承关系的最主要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公民的财产状况日益复杂,遗产范围、赠与范围逐渐扩大,财产价值日益增强。综观我国遗产继承的财产赠与的现状,结合国外许多国家的成功经验,在我国有必要也有可能征收遗产税和赠与税,这将是我国继承法制改革的内容之一,也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