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371篇
科学研究   29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26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子词典、网站以及软件是辅助语言学习的三大主要网络工具,本文着重从应用的角度梳理了常见网络工具的使用现状,并就其发展趋势做出了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网络没有出现之前,新疆哈密电台受人力物力和资金的限制,曾出现过节目资源匮乏,通讯网络不畅的局面,严重地制约了电台的发展。是互联网络的应用彻底改变了哈密地区无法和外界进行大范围交流、看不到当天新华社、人民日报新闻的历史。互联  相似文献   
3.
危险犯的核心概念"危险"应当是一种行为的危险,但这种行为的危险本质属性为结果。在此意义上,"危险"是指危害行为对法益造成的某种危险结果 ,并与未遂犯这一代表实害犯中的危险有所不同。危险判断应当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基础,以"科学标准说与一般人标准说相结合"为基准,以不被允许的危险作为判断标准,进行综合判断。具体危险与抽象危险判断应当区别对待,并且但书对抽象危险的认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故意犯罪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犯罪预备并非起始,犯罪往往开始于犯意形成以后,正确地理解犯意表示和阴谋,有助于我们认定犯罪预备。鉴于犯意表示和阴谋存在诸多差异,我国司法制度中应确立阴谋犯制度。  相似文献   
5.
介绍贿赂罪的犯罪目的研究在该罪的所有争议研究中,相对薄弱,甚至虚无。介绍贿赂罪介于行贿罪与受贿罪之间,在犯罪构成及社会危害性程度上,三者皆紧密联系,构成一个阶梯性的犯罪体系。尽管刑法明文规定了行贿罪的犯罪目的。受贿罪的立法规定中也隐含着犯罪目的,而对介绍贿赂罪的犯罪目的刑法既未作明文规定,从语义上也看不出有所隐含。但从法律解释学的角度出发,介绍贿赂罪也应该具有犯罪目的才是正确地反映了立法原意和这三罪的构造关系层次。同时,将介绍贿赂罪的犯罪目的界定为谋取经济利益,并将该目的解释为情节严重之情形之一较为科学。  相似文献   
6.
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直接影响到企业资金周转的快慢,管理不善会使企业流动资金短缺,严重影响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使其财务状况恶化。针对这一问题,文章从应收账款对施工企业的影响入手,对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的现状及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8.
新冠疫情下,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借助互联网平台和技术,把生活搬到了“云端”,支撑起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四位一体的“云”空间。一、精准选用网络工具,创建“云”管理推送“告家长书”疫情暴发阶段,教师通过,利用班级多维网络平台推送“告家长书”,推介“疫情介绍”“应对措施”“居家隔离须知”“科学防控方法”,引导家长和学生积极参与疫情防控。  相似文献   
9.
想象竞合犯具有两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方面,事实上只有一个行为,但是行为事实却是非常复杂的;另一方面,该一个行为触犯了数个罪名,但是这只是观念上触犯数个罪名。很好地把握想象竞合犯这两个基本特征,是解决想象竞合犯的本质,即想象竞合犯的罪数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本文之所谓"犯",就是重复,就是雷同,是小说创作之大忌;而所谓"避",就是避免重复,避免雷同,是小说创作中常见的方法之一。然而,高明的作者往往有意地"犯",通过"犯"而达到更高层次的"避",这也就是某些小说评点家所谓"特犯不犯"。这种"犯之而后避之乃见其能避"的观点,其实是一种高级状态的辩证思维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