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篇
教育   62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自古以来中国即以农立国,耕读持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征。农耕经济是塑造五千年中华文化的根基,"耕读文化"作为农业社会的文明基因一直渗透在中国人的生活生产方式、道德学养、为人处世乃至各类文化艺术之中,这在永嘉耕读文化之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耕读文化思想是曾国藩家族经营的基本文化理念。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湖湘地域文化和曾氏家族文化传统是曾国藩耕读文化的思想渊源。曾国藩耕读文化思想对曾氏家族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对当今中国家庭文化建设也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罗勇 《寻根》2007,(5):4-8
过去,在广大的客家乡村,每当风清月明之夜,常常会听到孩子们传诵着这样一首童谣: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放条鲤嬷八尺长。鲤嬷头上撑灯盏,鲤嬷肚里做学堂。做个学堂四四方,兜张凳子写文章……  相似文献   
4.
"双峰对峙,更从何处仰高山;两派交流,好向此间寻活水。"这是清代名士朱尧阶对双峰的评价。双峰,这片处于湘中的神奇土地,传承了湖湘文化的根脉,开启了耕读文化的地方特色,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杰出的双峰儿女。今天,在耕读文化盛行的双峰,经过数代双峰人的共同努力,双峰教育已成为一颗熠熠生辉的湘中明珠。近几年来,双峰县教育局以制度建设为抓手,让教育保持着勃勃生机:高考综合评估连续8年位列娄底市第一;中考成绩连续5年领跑娄底市;获得了全国"两基"工作先进集体、湖南省县级  相似文献   
5.
梁梦玫  原容莲 《广西教育》2023,(12):107-110
本文分析涉农高等职业院校耕读教育存在认识不足、实施形式较为单一、实施条件不够成熟、评价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论述坚持耕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原则、构建耕读教育课程体系、加强耕读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耕读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健全耕读教育保障机制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6.
龙湾区实验中学创建于2006年5月,学校地处龙湾区行政中心区的核心区域,是中心区唯一一所配套新建的初级中学。新建学校唯有高起点、高标准、高品质的建设与发展,才能满足周边社区居民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我们始终认为:教育既要面向未来,又要传承历史文明;既要面向世界,又要坚持民族文化根本;既要融入时代潮流,又要扎根本土文化。确立"汲取、融合、创新"的学校文化建设思路,及时汲取本土区域文  相似文献   
7.
乡村人才振兴视域下新时代耕读教育发展路径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乡村人才振兴为新时代耕读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对新时代耕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解读了新时代耕读教育的新内涵,分析了新时代耕读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探索了乡村人才振兴视域下新时代耕读教育的发展路径,即构建扎根“三农”的耕读教育体系、拓展立足“三农”的耕读教育实践、建设服务“三农”的耕读教育师资团队、打造热爱“三农”的耕读教育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乡村教育的振兴。城镇化浪潮下的乡村教育面临诸多困境:教学内容缺乏乡土元素,乡村学生与乡村生活渐行渐远;新生代乡村教师乡土情怀淡漠,乡土资源与学校教育日益疏远;学校管理模式城市化,乡村学校与乡村社会明显隔膜。传统耕读教育在新时期具有多重意蕴:劳动教育功能,创新劳动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全面育人功能,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多方联动力量,连通古今联动家庭学校社会。新时代乡村振兴进程中发挥耕读教育作用的路径:深入开发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的耕读教学元素;搭建多层次、多形式的耕读教育实践基地;因地制宜创建生动、活泼的耕读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9.
作为晚清的"中兴名臣",曾国藩一直受到世人的积极关注。其中,有关他的档案意识的研究也有不少成果。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曾国藩档案意识的形成主要是源于家族耕读文化思想、弘扬传统文化、政军需要等方面。其档案意识经历了萌芽、形成和成熟三个时期,萌芽时期受耕读文化思想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资料典籍的收藏上;形成时期侧重于对档案文献的收集与管理方面;而成熟时期则侧重于对档案文献的藏用并重及编纂与利用。  相似文献   
10.
杨红 《出版参考》2014,(Z1):11-12
正"耕读传家"曾是中华文明引以为豪的传统之一,当下我国阅读状况却不容乐观。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阅读已成为影响国家和社会未来发展的关键战略要素,尤其值得关注。一、不容乐观的我国国民阅读现状2013年7月,一位旅居上海的印度工程师孟莎美投书媒体,对中国人不读书的现象深表忧虑。孟莎美回忆说,从法兰克福飞往上海的夜航班上,不睡觉玩iPad的基本都是中国人,都在打游戏或看电影。候机时,德国乘客多在安静阅读或工作,中国乘客大部分在穿梭购物或大声谈笑、比较价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