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教育   69篇
各国文化   3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雪林与胡适关于文化动态问题的两封通信,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长期以来未受到应有的重视。通信的核心内容并非关于鲁迅的评价,而是抗战前的文化领导权问题。两人的分歧,凸显了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的不同视域下,右翼知识分子内部不同的政治文化选择。  相似文献   
2.
《中国二三十年代作家》是苏雪林现代文学批评的集大成之作,在批评体例上呈现出作家论与文体批评交织的方法。全书以作家论为经,文体批评为纬,经纬交织,构建批评体例。苏雪林创建的批评体例为后来的现代文学史的书写提供了有益借鉴,也奠定了她在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苏雪林是现代一位奇异的女作家、教授和学者,也是一位活了一百多岁的长寿老人。胡适仅给她教了一年书,但她一生对胡适特别崇敬,逾到晚年“老而弥笃”。在胡适死后,谁要对胡适说声“不”,她就会站出来捍卫胡适的。  相似文献   
4.
走向学术化的文学批评--苏雪林文学批评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中国现代独一无二的女性批评家,苏雪林的作家作品评论带有鲜明的文学史色彩,加上周详细致的分析和科学严谨的态度,使她的文学批评具有了学术的品格.在广泛的比较中准确地揭示批评对象的独特风格是她常用的方法,飞扬的文采又使她的批评充溢着美的气息.但政治标准和道德标准的倾斜,又造成了她的某种偏见和失误.苏雪林是一个值得后人认真阅读的复杂"文本".  相似文献   
5.
《大连大学学报》2020,(5):85-91
苏雪林的书信散见于《苏雪林作品集》《苏雪林年谱长编》等资料中,坊间尚无专集出版。她的一些书简长期湮没,既未收入已出的作品集中,亦为《苏雪林年谱长编》所遗漏。从现代书刊上觅得苏雪林致《时报》编辑、段公爽、王平陵等人的集外书简八封,并就其文献价值与相关问题略作考释。  相似文献   
6.
本文着重探讨鲜为人论及的苏雪林旅游观、风景观,认为苏氏的旅游观具有旅游思想史与旅游美学的双重创造性意义,其风景观具有独创性、实用性、超前性。其上述文化思想对21世纪风景建设与保护、旅游事业均具有指导意义,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本文兼论其旅游文学创作的特点与地位。  相似文献   
7.
作为"五四"新文学的开拓者之一,徽州女作家苏雪林应该在现代新文学史上有一席之地。本文主要对其自传体小说《棘心》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批评,并从心理学角度对《棘心》文本进行重新解读,探讨《棘心》中常被提及但未深入研究过的伤感情绪及其产生的原因,最后通过对《棘心》中"不安全感"进行分析发现虽然苏雪林的写作触及到了人类的共性,但也遗憾地发现她缺乏揭示人类生存本质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苏雪林女士的创作谈、读书札记及对作家作品的评论,鲜明地表现了好的文艺思想:强调文学要有促进社会进步、激励人向上的宣传鼓动作用;重视作品的艺术性;要求文贵独创;关注文学的民族性。苏雪林文学批评值得称道之处,在于其宽容精神、公正态度和耐读受看的美学品位。  相似文献   
9.
忆冰心     
《全国新书目》2012,(10):18-19
冰心(1900-1999),二十世纪杰出的文学大师,在小说、诗歌、散文、儿童文学和翻译诸方面都有重要的成就。她先后翻译了纪伯伦的《先知》《沙与沫》,以及泰戈尔的《吉檀迦利》《园丁集》等诗选。其作品深受纪伯伦、泰戈尔等大师的影响,充满爱和哲学宗教思考。20年代到30年代间,其名篇《繁星》的发表引发了一阵"小诗"浪潮,宗白华、苏雪林、巴金等作家都开始学着冰心写"小诗"。其散文集《寄小读者》以平等的态度,生动易懂的语言,描述着到美国去和在美国留学时有趣的故事和情景,一时成为许多小读者的爱读之物,甚至成年人也从中得到新与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0.
我校文学院方维保教授新著《苏雪林:荆棘花冠》最近出版问世,这是一部苏雪林的传记著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