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9篇
  免费   0篇
教育   760篇
科学研究   19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29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139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20世纪末的"现代主义"群落的先锋创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 2 0世纪末的中国文坛 ,现代主义思潮演化出来的“先锋文学” ,是 2 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现象和收获。现代主义的“先锋文学” ,为中国本土文学创作的多元发展提供了借鉴。残雪、莫言、苏童、余华及马原等作家的创作实践 ,有坚守 ,有变异 ,有回归 ,现代主义虽然具有某些“中国化”的特征 ,但要想完全融入中国本土文学并成为一个组成部分 ,尚须历史地长久磨合。  相似文献   
2.
曹鹏 《新闻记者》2006,(1):28-30
年底年初,是各行各业盘点市场的时候。对报刊业来说,过去的一年非常特殊,很多报纸过去十几年持续增长,生意兴隆日进斗金,但是在2005年形势急转直下,收入大幅下滑。由于这些报纸一向是市场中的领头羊,因此,当它们利润缩水甚至出现亏损时,很快就导致了报纸全行业的不景气。对于报业来说,近十年来始终笼罩着对于前景不乐观的阴影。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新媒体唱衰报纸成为一种时尚,太多的人预言报纸的衰落甚至灭亡。事实上,正是在互联网来势汹汹要取代报纸的舆论中,中国的报业创造了新一轮高速增长行情。2005年报业的市场低…  相似文献   
3.
莫言作品在海外的传播是现当代作家作品中走出去成功的典范.本文从译者的赞助、权威评论家的赞助、专业期刊和出版机构的赞助、文学奖项和影视媒介的赞助等方面,探讨了莫言作品的赞助人体系.关于莫言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生产与流通的探析,对当下中国文学走出去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很多同学都期盼寒假的到来,因为寒假里有一个中国最盛大的节日——春节。寒假不足一个月,短短的二十几天,孩子们更多的时间都忙于拜年,四处走亲戚,窗外不是鞭炮声声就是锣鼓喧天,很少有安静又集中的时间来好好学习一下。其实学习是一点一滴积累的过程,大家不必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也不能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玩耍,其实正确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5.
作家莫言在诺贝尔获奖大会上的讲话,原计划用10分钟,最后他却只用了两分钟。这位摘取文学桂冠的作家,太明白以少胜多的道理。 教学论文,我以为,也应该本着"短一些,再短一些"的精神来写。一来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都多样化了;二来每个作为读者的个体,阅读的时间并不是很多。  相似文献   
6.
想象的层级     
钟世华 《初中生》2014,(35):4-5
《最美最美的中国童话》里有一个这样的故事:魏三是个卖梨的,靠着家里一片好梨树,卖了很多钱。可魏三也是最小气的人,家里那么多梨,邻居家的孩子想跟他要个梨吃都舍不得。有一天魏三又推着一车梨去街上卖,来了一个老道士,向魏三讨个梨解解渴。魏三不但不给梨,还对着老道又叫又骂。路人都围上来看热闹。有个年轻人实在看不过去,就给了魏三一文钱,从车上挑了一个最大的  相似文献   
7.
鲍照的名头是早有所闻的,其诗名之巨,延及盛唐,李白的豪迈、飘逸就深受其俊逸诗风之影响。只是少年时读他,毕竟少了历世的沧桑感,品不到内在的滋味,故而也走不进他的世界。因此,鲍照仍只是文学史上流传许久的一个名字而已。  相似文献   
8.
<正>尊敬的校领导、老师、同学们:上午好!当栀子花开的时候,校园便唱起别离歌。此时此刻,也许,我该重复你们听了许多遍的寄语:譬如感谢师长、感恩母校、感怀时代等等,那样很合时宜,但我猜想,你们并不爱听。上外的好,老师的恩,大家已经感  相似文献   
9.
翻译是一种语言再现另一种语言。由于汉英语言在结构与表达习惯上存在差异性,翻译时通常会采用视的语言习惯,可以增强译文的可读性。本论文简要介绍了视角与视角转换的定义,分析了视角转换在葛浩文英译文中的体现及理论依托,并总结出视角转换的研究在外语学习和翻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0.
《当代学生》2013,(Z1):3-9
岁末年初,又到盘点时间。2012年热点事件不胜枚举,十八大胜利召开、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诞生、钓鱼岛事件、莫言获奖、韩寒"代笔门",等等,无不引人关注。下面,就请各位随小编一起回顾一下这些令人难忘的年度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