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56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52篇
教育   13301篇
科学研究   1415篇
各国文化   133篇
体育   430篇
综合类   600篇
文化理论   104篇
信息传播   876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231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173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98篇
  2016年   268篇
  2015年   658篇
  2014年   1425篇
  2013年   925篇
  2012年   1024篇
  2011年   1367篇
  2010年   1328篇
  2009年   1201篇
  2008年   1389篇
  2007年   1069篇
  2006年   827篇
  2005年   659篇
  2004年   617篇
  2003年   634篇
  2002年   541篇
  2001年   493篇
  2000年   409篇
  1999年   180篇
  1998年   145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奋斗     
奋斗是火,点燃熄灭的灯;奋斗是灯,照亮夜行的路;奋斗是路,引你走向黎明。奋斗是一种发奋图强的力量,像炼金的岩浆,滚烫滚烫,让我们重拾乘风破浪的豪情与勇气,不屈地与命运抗争。唯有奋斗,方能铸就灿烂与辉煌的未来。奋斗,可以改变个人的命运。身陷囹圄的司马迁受尽侮辱,然而他并没有被苦难击垮,而是秉笔直书,不溢美,不隐恶,终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相似文献   
2.
符号-结构诗学认为虚构造型是文学手法最基本的文学性。本文用符号-结构诗学方法考察苏轼《百步洪》文本,探讨苏诗以怎样的文学手法类型以及文学手法组合形成"以议论为诗"的深层结构,从文学性角度为其辩护。  相似文献   
3.
4.
咸丰、同治年间,郑献甫遭遇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被迫在"两广"地区躲避战乱。他的诗文记录了乱世百姓的悲惨遭遇和社会的千疮百孔,对自己"流亡"的人生经历呈现出"不幸"和"幸运"的双重情感认知。从历史事件和文学创作的关系考察郑献甫的诗歌创作,可以发现乱世不仅使他的文学创作、个体情感发生变化,而且使他的诗歌风格由闲雅向"志士之诗"转变。郑献甫长达十年的避乱生活对"两广"地区的人才培养和学术交融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6.
对无生命名词作主语句的翻译从三个方面进行归纳和分析,目的在于使谳者遇到这类句子易于理解,不仅仅是从字面去思考,而是让读者了解说英语的人的思维习惯,通过句子的内涵意义达到用汉语准确地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7.
波眠是生长在甘肃陇南地区的一位诗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波眠的乡土以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感悟表现了与这块土地上父老乡亲同体共命的感情。“倾诉与呼唤”是波眠乡土诗的主旋律。在艺术上 ,波眠的诗表现为特色鲜明的乡村事象与独特生命体验的同构谐生 ;同时 ,波眠的诗是凝重的 ,但一些诗在凝重中却又给人以孩子般的天真与清纯  相似文献   
8.
读大学的时候,一两次偶然的学术讲座,使我对太平天国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次是读大三的时候,笔者的老师、著名太平天国史专家史式到广州参加全国太平天国学术讨论会,回校后便给同学们作了一个学术报告,介绍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关于太平天国的学术研究情况。老师当年赴广州参加盛会后写的一首小诗,我至今珍藏着:辛酉杏月,应邀参加纪念太平天国一百三十周年学术讨论会,遂有粤桂之行。游踪所至,皆太平天国史迹也,故曰:天国之游。风门坳古战场,为(广西)紫荆山区门户,山间有赭石,相传为太平天国战士鲜血染成。屹屹群峰一线通,几经幽险入其中,天兵…  相似文献   
9.
1881年竣工的 瑞士圣哥达铁路隧 道是世界上最早与最著名的隧道之一。一百年后,在其附近又修建了一座迄今世界最长,穿越阿尔卑斯山脉的现代化圣哥达公路隧道,这条建成于1982年的单孔双车道公路隧道全长16.9公里,车行道宽7.8米,每小时可通行1800辆汽车,由其可往北经德国直抵法国,往南经意大利与南斯拉夫相连,因此是欧洲交通大动脉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在璀璨耀目的唐诗中 ,寄夫诗是很有特色的。透过这些诗篇 ,让我们了解到 ,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里唐代妇女的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