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92篇
科学研究   11篇
体育   14篇
综合类   8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2.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科技说明的阅读能力越来越显得重要。近几年,高考语试卷大多有这类章的测试题目,其意义颇为深远。据分析,这类试题的题型相当稳定,全是选择题,一般要求考生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选出符合(或不符合)原意的选项。而  相似文献   
3.
4.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普遍觉得说明文不好教,学生也常常反映说明文不好学。究其原因主要是把握不住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对说明文说明的内容不甚了了,对说明文的一般结构规律也缺乏必要的认识。针对以上情况,多年来,我在进行说明文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作了一些探索,并认为教好说明文的关踺是抓住说明要素以把握说明文的结构规律。  相似文献   
5.
说明文阅读试题题型由以客观题为主向以主观题为主转化,自主性、开放性、综合性题目的比重逐渐加大。体现这种发展趋势的命题有哪些,考生应做好什么准备以从容应对呢?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与时代同步的说明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考卷上。那么,说明的解题有技巧吗?  相似文献   
7.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由此可见,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语文学科的重头戏。课内阅读文本,我们要高度重视;相关课外阅读文本我们也要认真研究。因为课内阅读范围小、变化少,反映不出学生阅读能力,而最能体现学生阅读能力的,唯有对课外阅读文本的独立把握与独特感悟。要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明确其中真义,生发自己的的独特醒悟,相信不少的老师一直在为此不懈努力。其实,我觉得阅读能力的提升是有规律可循的,特别是说明文阅读和议论文阅读,其规律尤其明显。现罄理如下:  相似文献   
8.
江雪花 《大观周刊》2011,(27):199-199
说明文教学不受重视,甚至被忽略,这是因为说明文一般平平实实,缺乏形象性。老师上课时,再那么一肢解,抽血去肉,剩下“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几块骨头让学生啃,结果学生只能由被动应付变为厌学说明文。另外,中学写作教学对说明文的练习也不够重视,以致不少写作能手虽能写出好的记叙文和议论文,却写不出像样的说明文。就目前三种基本文体教学来看,说明文教学是最为薄弱的环节。那么应该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呢?于是,笔者在说明文教学中,运用下面四种教法,来调动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预习被多数师生认为可有可无,主要是因为对预习要求不明确,对预习方法指导不到位,对预习结果不能进行及时的检测,课堂上不能有效地运用预习的成果,导致学生对预习重要性认识不足,影响积极性,缺乏预习的动力。学生的预习多数以学案的形式来呈现,产生了学生为完成学案去找答案假预习和预习不扎实的问题。借鉴外地经验,根据学段、学科和课时教学内容特点,在3至6年级,施行学科预习模式。以模式代替学案,让学生依据这种模式,通过自学充分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得出自己初步的思考。预习模式力求简要、基础,便于学生照章预习,简单简便,  相似文献   
10.
阅读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影响阅读成效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智力水平、生理条件、兴趣和个性、社会经济文化背景、语言基础、学习方法等无一不影响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为了使每个学生尽可能迅速提高阅读水平,教师除了要考虑各种相关因素,还应充分了解阅读文章的类别特点,针对不同的文章选择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