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教育   47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中音乐理论课,包括乐理课、音乐鉴赏课和视唱练耳课,又称"小三门"它是高中音乐教育中独立的基础学科,同声乐课和器乐课一样重要,同时具有理论性与技术性双重特点,这三门课联系紧密即独立又不可分割。而"小三门"中的视唱练耳课以其技术性强、见效慢学习周期长等特点。如何合理有效地进行视唱练耳课的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视唱练耳的兴趣,改进和创新视唱练耳教学法,是每一位高中音乐教师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体态律动教学法是由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于1900年提出的,意在“唤醒天生的本能,培养对人体极为重要的节奏感,建立身心的和谐,使感情更臻细腻敏锐,使儿童更加健康活泼,激发想象力,促进各方面的学习”.这种教学法强调动作,让学生在听到音乐、表现音乐时动起来,以表达他们对音乐的感受与理解,教师则从学生的动作中得到反馈,从而了解学生对音乐的接受程度.下面,我就体态律动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正下乡支教一年的我又重新回到了音乐教师这个神圣而美丽的岗位。作为一名美的使者——音乐教师,我常常怀着美好的心愿,希望我能带领孩子们在音乐课堂这片小天地里快乐的翱翔。然而,单调的课堂气氛常常困扰着我,我也经常思考:陈旧的教学方法、老套的教学观念该如何进行科学的调整呢?也许有了问题才会更有动力!我如饥似渴地参加了各项音乐教师的学习和培  相似文献   
4.
夏斯 《儿童音乐》2014,(7):49-50
正在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体态律动,让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真正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亲身去体验、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仅可以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可以展现学生的表演才能,还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表现音乐情绪。因此,音乐教学中要有创造性的进行律动教学。儿童音乐教育学心理学学者詹姆斯·默塞尔曾指出,音乐教育就是欣赏教育,就是为欣赏而进行的教育。他认为欣赏是怀着欣喜热爱的情绪和情感主动追求从音乐中获取的自我满足、自  相似文献   
5.
6.
音乐教学中的体态律动教学是吸收了瑞士音乐家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学说”的科学理念,其核心是:音乐教学应从身心两方面同时入手去训练学生,让学生从刚开始接触音乐起,就不仅学习用听觉感受音乐,同时学习用整个肌体和心灵去感受节奏疏密、旋律起伏和情绪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笔者作为幼儿师范学校的音乐教师,以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理念,吸收达尔克罗兹、柯达伊、奥尔夫、铃木音乐教法等国外先进的音乐教育理论,在幼儿综合音乐实践课程的研制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尝试,提出和构建了“幼儿音乐主题链活动课程”。  相似文献   
8.
钟静 《儿童音乐》2015,(3):52-55
一、设计理念新课标中提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使学生与音乐生活密切相联系,体验、感受、发现和享受音乐的美。"在本堂课的整个教学设计环节中,都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兴趣为核心,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材的内容来进行情境创设,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引导和诱发学生进行即兴创造。注重个性的发展,加深学生对《爱我中华》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对这首具有我国少数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的认识和了解,以及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相似文献   
9.
"体态律动"在音乐教育领域中的运用已经十分的普遍了,音乐教师通常会以"体态律动"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来促进孩子对于音乐运动觉的培养。在世界著名的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理论中将体态律动作为教学的重点。达尔克罗兹认为,音乐的本质是对情感的反映,人类通过身体将内心的情感转化为音乐,这就是音乐的起源。因此,音乐教育首先要将音乐  相似文献   
10.
达尔克罗兹说过:“音乐教学与其说是智力的过程,不如说是情感的过程。”是的,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的确比获取知识更为重要。童心就像一张白纸,有待于我们去精心描绘;童心又像含苞待放的花蕾,需要我们去细心呵护。师生之间以真诚感受真诚,以心灵震撼心灵,以情感赢得情感,应当成为音乐教学的最大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