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从河洛地区区域文化入手,用一些民间音乐与特殊地域文化相互联系的实例,来引发我们对于民间信仰、仪式、仪式音声行为三个范畴之间相互关系的思考。在对三者之间的关系阐述中,也期望从信仰的层面探讨乡间礼俗文化影响下传统音声形式的传承方式及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单手单眼,却有道不明的生动与圆满,这便是海宁皮影戏的魅力。作为目前江南仅存的国家级皮影戏艺术,海宁皮影戏声腔古老,风格独特,颇具南宋遗风。2011年11月,包括"海宁皮影戏"在内的"中国皮影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如影随行皮影戏的起源,这一个传说最动人:汉武帝的李夫人,那位"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美人,一病香消,皇帝相思成疾,就有聪明人"夜施帷帐,明灯烛,而令帝遥望之,见美女居帐中,如李夫人之状"。这影戏成全的重逢,让皇  相似文献   
3.
毛南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山地民族之一。毛南人一生必须要做一次还愿仪式,来向神灵祈求人畜兴旺。毛南族人在还愿仪式上跳一种还愿舞,毛南话叫"条套"(即跳还愿舞)。这种舞蹈节奏明快,伴有简洁的语言,虽然面部用面具遮住,看不到面部表情,但通过手、腰、脚等的舞蹈动作能充分地揭示他们的内心世界,也充分表现出了人物的性格和各种情感。这种舞蹈是毛南族人民创造出来的一种文化艺术,已于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正式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4.
还愿是为答谢神祇的佑护,偿还对神祇的许愿而进行的民俗活动。仪式乃民间信仰和礼俗下的文化体现,有着丰富的内涵,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标记。功能性的用乐一直贯穿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始终。要理清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历史与当下的面貌和传承,除了运用历史的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外,还要从音乐的功能性方面加以考察和认知。  相似文献   
5.
作为傩文化的孑遗,傩愿戏至今仍存活于湘西的僻域山乡,并以其活化石的史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的关注。湘西傩愿戏衍生于傩,经历了由驱鬼向酬神到娱人的演变,表演独特,唱腔优美,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每年都有很多非物质文化不断消失的背景下,松桃苗族"还愿"文化也正在面临失传的危险。本文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松桃"还愿"文化,同时希望大家一起来保护好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从松桃"还愿"的相关概念开始分析,涉及了"还愿"起源的民间传说、起源的客观历史背景、在人们对"愿神"的信任中传播、在人际交往中传播、"还愿"文化的传承以及对松桃苗族人的行为、心理连接、民族自尊心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这些方面的详细介绍,吸引人们对这种文化产生兴趣,使人们对这种文化有更深入了解。同时也希望能让这种文化继续得到传播和传承。  相似文献   
7.
"还愿"是人们在神灵面前所许的愿望实现以后,而举行的酬神的仪式。"还愿"仪式在中原地区广泛存在,至今仍然能够经常见到。作者于2008年1月至2009年5月多次到平顶山地区做实地考察,并依鲁山县西羊石村王家2008年2月10日到12日进行的"还愿"仪式为个案,对还愿仪式的场景以及音声过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