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16篇
科学研究   12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陕南地区青少年媒介素养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琳  黄丹  陈记  温勤能 《新闻爱好者》2008,(11):104-105
调查背景和调查方法 在西方,媒介素养已有近80年的历史了,无论作为社会运动还是理论话题,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我国是1997年在卜卫的论文《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中首次引入了“媒介教育”这一概念。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媒介教育是从加世纪30年代电影的普及开始的,当时一些教师认为大众化的电影是对青年人文化趣味的腐蚀。由此萌发了媒介素养的第一代范式即以比较精英的观点视大众媒介为“下九流”的“带菌者”。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陕南高等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结构更趋合理,学科分布广,专业增加多,人才培养能力增强,服务水平得到提高。但也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今后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大投入,加强学科专业和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养创新人才,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陕南农村居民消费呈现出了支出增长强劲、消费结构多元化发展、特色消费兴起、居住环境快速改善等特点。同时还存在居民收入增幅有限、居民消费观念落后、消费水平在低层次徘徊、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影响农村消费市场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政府要从改善民生、增加农民收入入手,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居民合理改善住房建设,拓展农村居民消费市场,改善消费环境,拉动特产消费需求,建立信用支持体系,培育农村资金市场,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利实现陕西"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商洛学院学报》2015,(6):75-79
以陕西省的陕北、关中和陕南三大区域为研究对象,运用绝对差异、相对差异和泰尔指数分析了2007—2013年陕西省三大区域经济的差异现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三大区域的经济差异在逐年扩大,区域间差距比区域内部差距的扩大速度更快;区域间贡献率远高于区域内贡献率,区域内贡献率主要来自于关中地区。提出通过实现陕北跨越发展、关中率先发展、陕南突破发展的同时加强三大区域间的合作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课题组通过深入调研分析认为,陕南移民搬迁工程实施四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已经由大规模的搬迁为主进入到后续产业发展为主的新阶段,但目前后续产业发展还存在产业规划不明晰、发展资金不足、配套政策不完善、基础设施不健全等问题,为此,提出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技能培训、拓宽筹资渠道、完善基础设施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山区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中的一个重要层次,在全国范围内地位突出。陕南是典型的山区代表区域。为充分掌握陕南山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本课题组就山区县域经济状态、社会事业、资源环境与创新能力四个方面进行了调研和访谈,为该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决策依据,增强其可持续发展的针对性、有效性,以有助于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学科建设是西部地方高校提升办学层次和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是西部地方高校打破困境、办出特色、走向全国和世界的突破口;学科建设是西部地方高校快速崛起的力量之源、立足之本、特色之基。  相似文献   
8.
朱永甜  余劲 《资源科学》2021,43(10):2013-2025
在2020年农村绝对贫困问题全面消除、相对贫困问题成为未来扶贫工作重心的现实背景下,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其对农户收入及收入差距的影响亟待研究。本文采用2017年陕南3市1680份农户调研数据,在考虑样本选择偏差的基础上,使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和Field分解法,探究了参与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户收入及收入差距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表明:①基于反事实假设,未搬迁农户如果参与易地扶贫搬迁,其家庭总收入将增长2.56%。即易地扶贫搬迁有效提高了农户家庭总收入,且收入增长呈现明显的非农驱动特征。②参与易地扶贫搬迁对降低农户内部收入差距的贡献率为1.56%,其中低收入群体生计策略非农转型程度更高、收入增长幅度更大。③相比于扩大农业收入差距,参与易地扶贫搬迁对缩小非农收入差距的贡献更大,是降低农户内部收入差距的主要作用路径。未来需结合新时代背景继续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将盘活迁出地的土地资源和稳就业作为搬迁后续工作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刘勇先 《收藏》2006,(12):69-69
我收藏了一幅太上老君画像(见图),设色纸本,纵127厘米,宽64厘米,很陈旧,已揭裱,无名款纪年,不能确切断代。根据纸张的陈旧程度和画风,或认为是宋元明时期宗教画。隋唐以降,宗教绘画向世俗化演变,笔调绵密;设色浓厚鲜明,沉着典雅。此画采用线描平涂填彩技法,具有很强的庙宇壁画风格。所用颜料以矿物颜料为主,兼用少量植物颜料,故经几百年而色泽犹妍。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30年代初,灾荒、战乱及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使中国的农村经济趋于破产。当时陕南地区出现"交农"风潮,本文对陕南"交农"现象作了背景及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