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15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54篇
教育   5523篇
科学研究   1013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517篇
综合类   286篇
文化理论   31篇
信息传播   1145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252篇
  2014年   655篇
  2013年   619篇
  2012年   778篇
  2011年   821篇
  2010年   662篇
  2009年   659篇
  2008年   781篇
  2007年   582篇
  2006年   434篇
  2005年   391篇
  2004年   345篇
  2003年   238篇
  2002年   184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宥性事由源于英美刑事诉讼中的可抗辩事由,与正当化事由联袂构成行为出罪理论的基石。与正当化事由不同,可宥性事由已经僭越了法定的行为正当化条件,行为的违法性首先被肯定,只是在责任归属上寻求宽恕性处理。引入可宥性事由,可丰富体育竞赛行为入罪和出罪的相关内容,便于司法统一判定。分析认为,体育竞赛行为可宥性事由成立,要满足体育赛事本身具有合法性和正规性、主体仅针对运动员、行为局限于体育竞赛行为、违法目的“单纯”性、行为以“反规则”为前提等条件。入罪和出罪的类型化有利于定罪和量刑的规范化,分别对竞技伤害行为、滥用兴奋剂行为、假球等竞赛舞弊行为适用可宥性事由予以出罪抑或减轻处罚的情形进行具体分析。最后,指出体育竞赛运动员可宥性事由行为入罪不能忽视运动员自由保障的理念,且尽量避免选择性刑事司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 通过构建二模复杂网络模型,揭示隐藏在海量文献中的隐性知识。[方法/过程] 通过NetworkX复杂网络工具包,依据任意两个节点的共现关系构建二模复杂网络模型;对网络模型中节点的共现关系进行加权,计算网络的拓扑信息并进行AP聚类,提取节点间的直接关系;采用AUC方法对AA、JC、加权改进的wAA和wJC等4种链路预测算法进行评价,遴选出最合适的预测算法,并对复杂网络的隐性关系进行预测分析。[结果/结论] 以潜在药物靶点挖掘为例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wAA链路预测算法为最优的链路预测算法;二模复杂网络模型、指标和方法体系在美国化学文摘社数据库中的药物靶点挖掘中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下一步计划在其他数据库中或其他研究领域中进行尝试,以进一步验证该模型的通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教育职能的隐性因素和显性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环境的需求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大有用武之地,且日趋强化。本文分析了影响教育职能的隐性因素和显性因素,在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图书馆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4.
单一使用和发挥一种体育课程类型的功能,不重视其它体育课程类型的价值,多元的体育教育目标就难以实现。所以体育课程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必须正确理解各种课程类型的功能、价值,合理处理各种课程类型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各种体育课程  相似文献   
5.
自1968年美国运动员福斯贝里首创背越式跳高新技术,并以2.24米获第19届奥运会跳高金牌,背越式跳高这项技术就被广泛地采用。由于背越式跳高表现出速度快和动作幅度大的技术特点,加上初级训练者身体素质与接受能力差,在训练中易产生下列几种伤害事故。一、助跑起跳过程中踝关节及脚跟受伤原因是背越式跳高采用弧线助跑,随着弧线半径的不断缩小,身体逐渐内倾,助跑速度逐渐加快,对踝关节的冲击力也逐渐增大。由于青少年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及小肌肉群力量相对比较薄弱,控制不住身体的内倾和平衡,场地如不平整,就容易造成踝关节扭伤(起跳脚踝关节…  相似文献   
6.
慎用隐性采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体育学科课堂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中隐性因素及其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体育课堂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中隐性因素的作用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通过问卷调查和比较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隐性因素的概念、分类、理论依据及其作用等问题,并从实践的角度证实了隐性因素的存在及其发挥作用的双向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部分大学生运动伤害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大学生运动伤害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同时,也为开展大学生运动伤害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本文采用现况调查法,对合肥四所大学学生进行伤害调查和流行病特征分析,发现田径、球类等大运动项目伤害比例最大,受伤类型以皮肤损伤、韧带损伤多见,受伤原因主要是准备活动不充分、动作不规范。因此,应加强大学生运动伤害的健康教育,使大学生真正养成自我保护的意识。  相似文献   
9.
王仲杰 《文化学刊》2008,(1):101-105
文化由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两部分组成,教师文化也同样由已经物化了的显性文化与不能物化的隐性文化构成。《教风行》透视了教师的隐性文化的内涵,即教师的道德追求,教师的行为追求,教师的文化价值追求。本文着重谈了教师的道德追求,从教师的爱人之德、爱物之德、爱己之德三个方面阐述了《教风行》中透视出的教师道德追求中的隐性文化。  相似文献   
10.
隐性采访作为一种有效的职业手段,成为当前新闻界热门话题之一。隐性采访的可行与不可行,各方人士各执一词。笔者就大家的讨论加以整理归纳,并得出一些粗浅的看法。隐性采访的特殊作用《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1996年新华出版社)将隐性采访定义为:“不公开记者身份,或公开记者身份但不道出真实采访意图的采访。”如今被新闻界评价为:“已经成为焦点类节目的有力武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一,隐性采访是显性采访的重要补充形式。隐性采访与显性采访是相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