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篇
  免费   1篇
教育   221篇
科学研究   17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20篇
综合类   22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110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遗存,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优质教育资源。北京皮影具有鲜明的北京文化特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过程中,能够发挥出独特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2.
2019年7月9日,是南开大学百年校庆倒计时100天的日子。启动仪式上,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2019届毕业生屠金歌、于慧慧以创业团队"静象文化"的名义,向母校捐赠了100只自己创作的"南叶情深"木叶盏作品,献礼百年校庆。这批特殊的礼物将南开大学校园内种植的桑树树叶融入吉州窑千年非遗木叶盏中,留驻了南开百年的坎坷与荣光,镌刻着南开学子的拳拳深情。也正是因为这批礼物,一个耕耘近两年的大学生创业团队——静象文化终于崭露锋芒,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  相似文献   
3.
4.
李丹 《传媒》2016,(16):80-8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一个世界性课题,也是我们国家及地方的一项重要工作。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日益疏远、隔绝,尤其对青年人缺乏吸引力,使其有着失传的危险。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些遗产,是值得认真讨论和研究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大众传媒在“非遗”传承中积极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种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5.
文章探究如何分类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以达到活态利用、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采用文献调研法和内容分析法,以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为例,一方面借鉴学界对非遗分类的研究成果以及分类法研究中相关类目的划分思路,从学科属性划分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信息资源的二、三级类目;另一方面兼顾非遗数字采集规范,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国家级项目的信息描述进行分析与综合,构建类目复分表揭示该类非遗资源内容属性中所涉及的共性方面。从纵、横两个角度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信息资源进行分类组织,以期能够为非遗信息资源分类体系的构建提供可行的研究步骤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非遗"传承是一项巨大工程,它所面临的的问题同样庞杂。身处互联网背景下的"指阅"时代,超速的信息传递给它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同时为其创造了更多的契机。作为"非遗"名录之一的青塘"武当神戏",可以利用诸多契机,也势必应对多种挑战。  相似文献   
7.
王军林 《文化学刊》2015,(1):111-116
洮岷"花儿"作为一种群众自发的民间艺术形式,在数百年的演唱和流传过程中,已经融入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得到群众的强烈认可。目前,它的文化个性被商业性覆盖,变得异常模糊。在现实生活中的传承也随着文化空间和传承方式的转换、城镇化的推进和普及而逐渐异化,传统文化的意蕴逐渐消失。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功能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从以往的表现时政、表达爱情的悲欢离合、心理治疗、教育、文化认同等功能趋向演唱功能的功利性转变。"花儿"在发展中紧跟时代步伐,捕捉时代气息,在创新中延续,在变化中发展,具有一定的时代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富春茶点在扬州饮食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州富春茶社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富春茶社的魁龙珠茶、三丁大包、翡翠烧麦,是富春茶点的主要代表,烹饪工艺各具特色,被公认为淮扬菜的正宗代表。富春茶点与扬州饮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是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对扬州饮食文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其独一无二的地位、对其他餐饮品牌发展的启示,以及大有可为的发展前景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以扬州炒饭作为研究对象,从起源、标准、制作工艺、营养价值及其影响等方面,介绍扬州炒饭。扬州炒饭是代表扬州文化的一道美食。与其他美食不同的是,扬州炒饭有自己的标准。从制定标准这一方面肯定了扬州炒饭在美食界占有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高职校为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承载着,非遗项目课程引入高职校的现实性、必要性、和可行性方面是深挖本土文化、弘扬古老艺术的一个重要途径.开展单元化研究性课程有利于非遗在高职校的教学实践,推动非遗文化在本地高职校的传承教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