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33篇
科学研究   1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4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让你脱口秀     
《当代体育》2004,(457):25-25
  相似文献   
2.
大海 《当代体育》2003,(38):32-33
也许,每一个蜕变都要经过痛苦的过程,从一个好球员到一个伟大球员的转化绝非轻而易举,好球员只需要拥有出色的球技,而伟大球员要求的则是完美,在生命的方方面面不能存在瑕疵。克里斯·韦伯,一个天生的好球员,但却不是一个天生伟大球员,也许在经过生命中的若干次历练之后,他可以洗涤掉自己人生上的污点,成为一名伟大的球员。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以“档案双元价值观”的视角分析韦伯“档案观”的同时,也借韦伯组织理论中的档案思想回望“档案双元价值观”。文章认为:首先,在韦伯的理论中,“档案”是作为工具理性的载体,是客观性和实证主义追求的必然选择;第二,韦伯在组织理论中强调“档案”要素,是因为其组织的“合理性”体现为以知识为依据的管理,而档案恰是组织特有的一种元知识;第三,韦伯组织理论的“合理性”体现出“技术化倾向”,而“精通档案”已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行政管理技术;最后,韦伯重视档案的情结还源出他对历史经验的借鉴。故“档案”二字在韦伯的组织理论中被强调,实则是其组织理论建构的逻辑必然,也是其行政组织体系之所以被称为“理想”的一个重要表征。“档案”这一要素是作为组织管理“非人格化倾向”之体现、作为“客观化”或“实证主义”管理风格之载体、作为纯粹理性主义的“工具———目的”的一种“知识”(信息)与“技术”(工具)的结合而被嵌入这一理论的。“档案”在韦伯的理论中,可以认为是一种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相结合的管理要素,即本文作者所持的“档案是作为行为方式(工具)和作为对象实体(信息)的双元价值结合体”。  相似文献   
4.
韦伯作为浪漫乐派的奠基人,开创了标题音乐的先河。本文试图通过对《邀舞》的曲式结构、演奏特点以及所运用的浪漫主义音乐语言等方面进行阐述。从快速经过句、半音级进、变音和弦、不断转调和速度力度的不同要求等多个方面来探究其独特的音乐特点。  相似文献   
5.
马克斯·韦伯的技术理性实质上并不是理性的,而是经验的,虽然它具有操作的高度有效性和科学性.正是由于韦伯技术理性的这一性质,所以它既不能理性地探索未来社会的历史发展,也不能有效地指导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的实践活动,并且逻辑上是极端混乱的.对韦伯的技术理性的分析说明,经验主义是靠不住的,如果满足于经验的有效性和效率性则将是短视的,并且是矛盾丛生的.如果主体对价值的追求驻足于这一层面,那将会是适得其反的.因此,我们应该抛弃经验主义的思维方式,树立理性地把握事物的思维习惯.  相似文献   
6.
《地理教育》2001,(1):16-16
  相似文献   
7.
8.
韦伯试图以理性化范畴解释资本主义,然而最终却走向了非理性主义。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奇透过韦伯理性主义的外表,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并对其进行了深入批判。卢卡奇的批判展现在三个方面:韦伯历史观的唯心主义、方法论的形式主义和世界观的不可知主义。这是卢卡奇理性观上的一次重大转折,正是借助于包括韦伯在内的非理性主义的这一批判,标志着其思想的重大飞跃以及成熟的马克思转向。  相似文献   
9.
官僚制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韦伯从权威结构理论与组织类型、官僚制的内涵及其特征构建了官僚制,官僚制从诞生以来不断地遭到各种批评与指责,但是韦伯所开创的理性与科学的研究范式在目前仍然起着重要作用。中国面对当前"官僚制"发展不足的现状,要汲取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吸收官僚制的合理因素,并结合中国自身的实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官僚"体系。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的韦伯化 1977年秋,西德企业界领袖施莱尔,突遭"红军派"绑架杀害.这一恐怖事件,推动哈氏转变立场,维护社会民主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