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博物馆简讯     
《收藏》2007,(2):160-160
子龙鼎入驻国家博物馆,毛泽东座机入藏中国民航博物馆,南京首家民间抗战史料陈列馆对外开放,饶宗颐帝术馆新馆在潮州落成开馆。  相似文献   
2.
《近东开辟史诗》是1976年饶宗颐先生翻译的研究古代西亚创世神话的重要著作,也是我国学者首次全文翻译古代西亚史诗,因此对于我国古代西亚历史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古代西亚的创世神话起源自苏美尔文明时期。由于时代的局限性,饶先生的翻译也存在一定的误读,如马尔都克并不是古代西亚的太阳神。  相似文献   
3.
张香玉 《学习之友》2009,(10):39-39
学者饶宗颐的一生,著述3000万言,治学领域,遍及敦煌学、甲骨学、考古学、史学等诸多学科。  相似文献   
4.
饶宗颐字伯濂,又字伯子、固庵,号选堂,广东潮安人。1917年生。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及中国文化研究所荣誉讲座教授,香港大学中文系荣誉讲座教授。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香港特别行政区大紫荆勋贤及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咨询委员。饶氏学艺兼修,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所做学问,包罗万象。举凡史学、文学、经学乃至甲骨学、秦简学、敦煌学诸多领域,都有自己的建树,并于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琴艺各个方面,多所擅长,在国际、国内汉学界享有崇高声誉。施议对,台湾彰化人。1940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博士、该院文学研究所原副研究员,澳门大学原中文学院副院长。现为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及人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诗词学研究。自1996年起,曾就词学及词学以外有关问题,多次奉访饶宗颐先生,并于2006年撰为《文学与神明——饶宗颐访谈录》一书,对饶公之学作全面推介。饶公之学,范围宽广,莫测高深。一般读者难以得其要领。“访谈录”据访谈录音及已刊文集,两相校核,并依编纂者个人的学习心得,编排、整理而成。深入浅出,平易近人,颇便观览。是阅读大师、走近大师的一部极为“便当”的读本,深受读者欢迎。当“访谈录”结束语《国学于今第一人——饶宗颐其人其事》于香港《明报》月刊2001年11月号发表,即获2001年11月13日北京《参考消息》第十四版“港澳之窗”转载。“访谈录”穷十年之功,始臻大成。全编八章,加上绪论及结束语,计十七万言。其中,词学二章,一题《为二十一世纪开拓新词境,创造新词体——饶宗颐形上词访谈录》,发表于北京《文学遗产》1999年第五期;另一题《落想、设色、定型——饶宗颐形而上词法试解》,发表于上海《词学》(2001年11月)第十三辑。此外,文字学一章,题为《文学与文字——饶宗颐与汉字树(上篇)》,发表于上海《华学》(饶宗颐主编)第九、十合辑;神学一章,题为《文学与神明——饶宗颐论艺术观》,发表于南京《江海学刊》2008年第九期;禅学一章,题为《顿悟与渐悟——饶宗颐禅学访谈录》,发表于北京《励耘学刊》(文学卷)2007年第六辑。。访谈录”代序《国学大师话国学》上下篇,发表于北京《文史知识》2008年第九期及第十期。“访谈录”全书将由北京三联书店和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分别印行简体字版及繁体字版。在全书出版之前,征得编纂者同意,谨将尚未发表的一章,于本刊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大陆学界对饶宗颐学术认识和研究尚不够全面、深入的现状,从以画补史的角度,对饶宗颐上古艺术史论研究作了初步的引介,并作了自己一定的理解和阐释。  相似文献   
6.
饶宗颐是唯一健在的禹贡学会会员,早岁为该会创立者顾颉刚所器重,相继在顾先生主编《禹贡半月刊》、《责善半月刊》等刊发文,其所发文章及《古史辨》第八册"古地辨"拟目均在学术界有重要影响,奠定了他在史学界非同寻常的学术起点。回顾两位先生之交谊,有利于今人更好地继承他们的古史重建和历史地理研究事业。  相似文献   
7.
饶宗颐先生的《敦煌曲》和《敦煌曲续论》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研究成果。通过对饶宗颐的敦煌曲研究及其相关成果的考察,探讨饶先生在敦煌学研究及其他领域取得巨大学术成就的原因,为进行敦煌学或其他研究提供一些理论思考。正因为饶先生在文、史、哲、艺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因而成为跻身于世纪前列的中外著名学者。  相似文献   
8.
饶锷先生是近世潮州学术大家,毕生致力于"国故学"研究,著作等身,成就斐然。他全盘接受了近代革命家的"新国学"理念与方法,在思想上将国学视为民族复兴、对抗西化的基石,因此,"国学"是他思考民族文化命运的起点,更是他所有文化活动的指归。他在国学方法论上则以地方文献整理研究为专业分工细致化的专业标志,秉持学术判断的客观性与事实性依据,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他积极运用新型传媒方式促进国学研究,普及国学知识,同时又营造了一个古色古香的生活环境,增进了国学的生活化体验,使国学成为可知可感、生动活泼的文化实体。  相似文献   
9.
当代诗词大家饶宗颐,在词的创作上尤其出色。其词在哲学背景上受禅宗影响很深,在风格上则深受姜夔词的影响,注重风骨。  相似文献   
10.
饶宗颐在其艺术史论中,对汉代画像、史传、赞等艺术门类之间的互动关系作了精辟的阐发;饶宗颐的创见与其运用文化还原研究方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