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38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37245篇
科学研究   992篇
各国文化   584篇
体育   394篇
综合类   1431篇
文化理论   382篇
信息传播   4260篇
  2024年   97篇
  2023年   460篇
  2022年   232篇
  2021年   286篇
  2020年   311篇
  2019年   385篇
  2018年   225篇
  2017年   418篇
  2016年   639篇
  2015年   1294篇
  2014年   3436篇
  2013年   2672篇
  2012年   2913篇
  2011年   5330篇
  2010年   4409篇
  2009年   2979篇
  2008年   3619篇
  2007年   2373篇
  2006年   2094篇
  2005年   2104篇
  2004年   1781篇
  2003年   1794篇
  2002年   1509篇
  2001年   1436篇
  2000年   954篇
  1999年   410篇
  1998年   262篇
  1997年   213篇
  1996年   148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2.
3.
人们阅读鲁迅的作品自然不会忽视那些奇特的、精彩的、富含张力的语言,但往往会忽视那些看似平常的、随意的词句:即使留意了,有时也会因为不能准确理解其妙处而漠然视之,甚至横加非议。比如他的散文诗《秋夜》的第一句“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便因其表达的啰嗦、寓意的特殊而往往为人所诟病。  相似文献   
4.
多读书、读好书,不仅能丰富儿童的知识视野,更能全面提升儿童的精神气质。但是,由于应试教育以及"快餐"读物的影响,当前的课外阅读存在"功利性"与"娱乐化"两种不良倾向。笔者认为,儿童课外阅读应重在情趣培养和习惯养成,而"散步哲学"思想、"生长性文学圈",无疑是培养儿童阅读兴趣的新场域。  相似文献   
5.
施灏 《新闻界》2020,(4):93-93
文学新闻是指以文学形式完成的纪实性新闻叙事,而不是字面上的有关于文学的新闻,所以精准的说法应该是"文学性新闻"。这其中包含着两重含义,一是所写内容必须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之上,而非个人或集体的主观虚构;二是从叙事方式到框架文字、句式表达都带有一定的文学色彩。纽约州立大学科特兰分校传播学院的约翰·C.·哈索克教授专门为此撰写了《美国文学新闻史:一种现代叙事形式的兴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年3月)。  相似文献   
6.
情感作为一种认识形式 ,在人们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情感是文学创作和再创作的动力性因素 ,整个文学的创作和审美过程都离不开情感。如果说客观世界的社会生活是文学的源泉 ,那么情感则是文学的灵魂  相似文献   
7.
朝阳  丁子 《精武》2003,(2):1-1,4
大牌导演张艺谋本是以拍“纯文学”艺术而蜚声国际影坛的,譬如咱耳熟能详的《红高粱》、《黄土地》、《秋菊打官司》、《大红灯笼高高挂》。这些属于“纯文学”电影艺术,与通俗文学不搭界,更与上不了台面的武侠类文艺作品不沾边。大概因为武侠文学是“下里巴人”欣赏的东西,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的崛起,网络文学应运而生。它的出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好奇,也带来了人们的困惑与争议。它的发展,对传统文学发生了深层次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从金圣叹的评点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学阅读活动,是接受主体和接受客体双向建构的过程,从无到有,从有到无,有无相生二者相互依存,意味着事物在矛盾和转化中不断产生新事物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赵爱兵 《学语文》2002,(2):17-17
鲁迅的《祝福》是中学教材中传统名篇。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时,往往只注意讲祥林嫂和鲁四老爷,还有柳妈和作品中的“我”,而对作品中的卫老婆子这一人物形象很少涉及,或者干脆不提。《教学参考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一书在分析《祝福》的人物形象时,对之也是只字未提。笔者认为,作为中介入的卫老婆子在小说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只是历来被忽视而已。其理田有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