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3篇
教育   307篇
科学研究   76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26篇
综合类   1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水平射击运动员心理选材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通过与射击运动紧密相关的五项心理指标:简单反应时、肩臂动作稳定性、手指本体感、智力、个性等的分析讨论,拟从高水平健将级运动员身上明确其成功潜在的心理因素,服务于运动员的科学选材。  相似文献   
2.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notion of ‘making it’ as an early-career academic i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pedagogy. In it, we draw on the tradition of material semiotics to reflect on our shared journeys from doctoral student to beginning scholar and beyond. By attuning ourselves to the relationality, materiality and precariousness of our experiences, we offer an answer to the question of what it takes to ‘make it’ as an early-career academic by advocating the practice of ‘making do’ or ‘doctoring.’ We develop this argument, first, by describing the narrative methods we used to conduct our inquiry and by explaining the material-semiotic ideas we used to explore the stories it generated. Then, we tell tales of our transitions from higher degree research student to early-career academic, focusing specifically on our ongoing, collective efforts to make do. In our discussion, we explore these narratives and attend to three features of our actions and activities as early-career academics; namely semiotic relationality, material heterogeneity and the precarious processes of heterogeneous engineering through which we sought to make a career in our field. We conclude by encouraging beginning scholars i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pedagogy to become sensitive to these aspects of their own agency, and to experiment, experience and tinker together in ways that are attentive, inventive, caring and persistent.  相似文献   
3.
4.
韩进 《出版科学》2016,24(5):5-12
中国原创图画书开始走向世界,但中国图画书的历史可能比西方更早。图画书本质上是一种出版现象,在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中有不同的呈现方式。中西方图画书同源于儿童读物的插图,随着出版科技的进步和读图时代的到来,从“出版热”逐渐形成“文学热”,从“文字的儿童读物”演化为“图画书的儿童文学”,在新世纪交流融合中发展为儿童文学的典型样式——绘本。中国原创图画书的复兴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民族文学传统,建设中国特色的图画书评价标准和理论体系应该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5.
分析冲压模设计中应考虑的五要素:冲压件工艺性、冲压件材料、冲压设备、模具制造及使用性能。指出冲压模设计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介绍了多层分布式结构的特点及采用分布式技术开发的高校教材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认为,物质生产的发展同艺术生产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这恰当地表述了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的关系。希腊艺术的繁荣就证实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8.
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学生难以理解在被冲击物的水平方向上施加冲击物的重力来计算动荷因数。本文研究了不同水平静荷载的施加对冲击问题的影响,推导出水平冲击问题求解的通用公式,证明水平冲击问题与静荷载的施加方式及大小无关。若采用动荷因数法,需选择冲击物自身重力作为被冲击物的水平静载,才可得到教材中的结果。结合国外材料力学教材,介绍了水平冲击问题的另一种求解方法,拓宽了读者求解水平冲击的思路,并给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电视教材制作中的应用,传统的电视教材在类型上不断推陈出新,并出现了新型电视教材——IP课件。另外,从传播方式上看,电视教材的传播正在从单向线性向交互网络转变。所有这些,都使得电视教材在网络时代的应用呈现出了新的特点,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曹祖彬是活跃在民国期间的一位重要的图书馆学家,在目录学、图书馆学教育、图书馆管理等领域都作出了一定贡献。笔者有缘联系上曹祖彬小儿子曹念燊先生,通过家人口述、查阅人事档案,获知其完整的生平履历,由此解开曹祖彬借调四川省立图书馆、兼职成都中央军校、1947年赴台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去向之谜。通过研究可以发现,民国图书馆学家及其后裔的口述资料、人事档案在民国图书馆史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国内图书馆学界应加大寻找图书馆学家后人的力度,而档案界也建议适度开放、科学管理,以期嘉惠学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