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李渔和艾衲居士是清代最出色的短篇白话小说作家。《十二楼》及《豆棚闲话》是清代短篇白话小说成就的最高代表。二人类似的生活经历和创作特征,使其作品都体现出一种"社会反论";不同的创作目的和创作心态使他们的"反论"表现在不同的层面上。  相似文献   
2.
李渔不但在戏曲中令人发笑的科诨来构建他的戏曲中的喜剧性情境,而且把科诨引入小说之中,在小说中插科打诨,形成李渔小说独特的喜剧性品味。李渔小说的叙述语言大量运用科诨,具有笑话体的特色;善于抓住人物滑稽性的动作和语言,塑造喜剧性人物;熟练运用谐音、谚语、熟语,善于创造富有个性特色的科诨语言;科诨富有机趣、理趣和雅趣。  相似文献   
3.
本结合图形详细分析了汉诺(Hanoi)塔递归算法,并用一个完全展开的汉诺塔递归程序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函数的递归及汉诺塔问题。  相似文献   
4.
李渔的《十二楼》里存在一些比较典型的用数现象,这些数字除了表示数目的意义外,还蕴涵有几种非数字的意义。《十二楼》是古代作家有意"倚数为文"的一个明证。  相似文献   
5.
《十二楼》正话部分的情节结构模式是将情节分成五个单元:故事中的人物事件处于平衡状态、外力1介入、打破平衡、外力2介入、故事中的人物事件重新恢复平衡。《十二楼》的线形结构模式是由李渔特殊的情节构思方式形成的。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叙事文学体裁的认识,李渔将《十二楼》各篇小说中最富于特征,最新奇别致的部分做为了小说的叙事重点。在短篇小说篇幅有限的情况下,叙事者通过调整叙事速度突出叙事重点,由此同时兼顾到了叙述的完整性和集中性,形成良好的叙事效果。  相似文献   
7.
李渔的拟话本小说集《十二楼》 ,在全书整体结构体制和单篇结构体制上都出现了很多新变化 ,这种变化与李渔标新立异的个性、过人的创造力、特殊的小说观以及话本小说文人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