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教育   63篇
科学研究   4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7 毫秒
1.
荆贵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是古代汉语教材中内容比较全面、编排新颖、实用性较强的教材.但该书中的一些注释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
钮树玉为人笃志好古,不为科举之业,精研文字、声音、训诂之学,为清代著名的《说文》学家。其研究《说文》的代表作为《说文解字校录》、《段氏说文注订》及《说文新附考》,分别涉及校勘、订段及新附字研究。由于前人对钮氏的著作尚未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故对其在《说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视不够。整理钮氏的《说文》研究,对《说文》学史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由于时代的不同、地域的差异,《论语》的版本及其注释在传承过程中呈现出诸多的变化。从《论语》发展变化的宏观角度来看,《论语》在传承过程中经历了三个关键性的历史阶段:汉朝时期,《论语》的版本及注释逐渐形成;宋朝时期,《论语》杂糅各学,内涵逐渐丰富;19世纪末20世纪初,《论语》得到了新的诠释,并直接影响当前对《论语》的解读。  相似文献   
4.
笔者近年整理并翻译与古代于阗有关的藏文文献,其中包括伯希和(P.Pelliot)于敦煌藏经洞发现的藏文文书P.t.960《于阗教法史》(Li yul chos kyi lo rgyus)。本文首先介绍这些文书的研究状况及其与藏文大藏经《于阗国授记》(Li yullung bstan pa)等文献的对应关系,然后是这些文书最初三部分内容的译注,包括尉迟散跋婆王与赞摩伽蓝的修建、尉迟毗梨耶王与瞿摩帝伽蓝的修建以及论道沙门之名的由来。  相似文献   
5.
今所存见的明刊本"李贽批评本"《西游记》,为无锡文人叶昼托名作伪的产物。卷首所附《西游记题辞》的作者"幔亭过客",为吴县人袁于令,生于公元1592年(明万历二十年),卒于公元1672年(清康熙十一年),是明末清初著名的词曲家与小说家。叶昼托李贽之名所批评的《西游记》,成书于明万历三十九年前后,其所用底本,为唐光禄刻印于金陵世德堂的《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其批评主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西游记》宗旨的揭示,二即借批评以抒发对社会现实的看法,三为对《西游记》艺术的称道,四是对佛道思想的宣扬。其中,又以一、二为其批评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6.
俞为民《宋元四大戏文读本》对《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曲白中的方言、典故以及戏曲术语都作了注释,为我们的阅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其注释尚有若干可疑而值得商榷的地方,我们仅就《荆钗记》中一些注非所当之处,提出修正意见。  相似文献   
7.
孙盛曾对《三国志》做过系统的专门研究,并且有他自己的一套完整的方法义例体系.可是,史学界对于他在《三国志》研究史上的拓荒之功及其时裴松之《三国志》注例形成的借鉴价值,一直以来并没有引起重视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对孙盛《三国志》研究的探索和考论,既有助于为还原东晋的《三国志》研究史提供科学依据,也有助于重新认识和评价裴松之注《三国志》引用文献的来源以及体例取法的样本依据,进一步繁荣和发展《三国志》研究.  相似文献   
8.
明代学者对陈寿《三国志》与裴松之注进行研习,撰写了不少著述,有对三国史中”魏蜀”正统之争进行论辨,对陈寿《三国志》、裴松之《三国志注》进行评述和考证,取得一些成果。其中一些分析结论,与明代当时的理学、心学相适应,强调义理名教思想;特别是明代中后期一些学者,如胡应麟、朱明镐、周婴等对《三国志》与裴注进行考证,大多注重证据,通过归纳解决问题,这开启了清代考据学的学术潮流。  相似文献   
9.
宋灵超  黄崑 《图书情报工作》2016,60(21):103-112
[目的/意义] 提出利用社会标签自动分类图片情感类型的方法,服务基于情感特征的图像检索与利用。[方法/过程] 以Flickr图片为例,利用PMI算法对WordNet-Affect词表进行预处理形成典型情感词表;结合Ekman提出的6类基本情感类型,利用标签对图片情感类型进行标注;并且,通过实验对分类标注效果进行验证;最后,讨论图片特点、标注意图、非情感标签数量对分类标注效果的影响。[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一幅图片的非情感标签与情感标签在表现图片整体情感类型的倾向性上具有较高一致性;结合PMI算法,利用预处理后的典型情感词表标注图片的结果优于未处理的WordNet-Affect词表;并且,分类标注效果与人工标注结果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其中,快乐类(Happy)和忧伤类(Sad)图片的分类标注一致性最高,惊讶类(Surprise)的分类标注一致性最低;分析发现,仅通过标签标注图片情感类型的过程中,分类标注效果与图片情感的典型性、单一性以及图片发布方和欣赏者意图、动机的差异、图片的非情感标签个数都有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黄典诚教授的《诗经通译新诠》提出一些浅见 ,并从释义、艺术手法、群经注释三方面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