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373篇
科学研究   30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提高野外实践教学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野外实践教学是地质工程专业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地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充分利用学校的地理优势,采取实习地点就近和以教学条件建设为重点的原则,建立了各个阶段的实习基地,对实习内容进行了扩展,提升实习技术手段,在野外实践教学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This paper takes as a case study an undergraduate field class from a UK university to rural Uganda. It describes and evaluates the use of video diaries as a tool for investigating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in the context of education for sustainability. The applicability of threshold concept theory to this learning is investigated. Results show the video diary technique to be much more successful in capt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 learning than written diaries. Despite some practical difficulties, rich data were generated.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learning met three of the five criteria for threshold concepts: the learning was transformative, integrative and troublesome. Further research could test whether the learning in this case study met the threshold concept criterion of irreversibility. Further elaboration of the theore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reshold concepts,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and education for sustainability is also neede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video diary method is potentially transferable to other educational research contexts and may be particularly suitable for researching learning in threshold spaces.  相似文献   
3.
地质学为一级学科专业,知识体系庞大,教学实验内容众多。本文在讨论地质学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提出现有的教学实验可归纳为观察实验、分析(测试)实验和综合实验三大类,同时结合本系的实验室条件,探讨了实验课程开设与教学实验平台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长沙地区第四纪地层、沉积环境及新构造运动等方面进行探讨,指出:1)下更新统与中更新统的分界线应放在白沙井组与新开铺组之间较为合理;2)更新世以来,本区环境为河湖演替的发展过程,“白沙井”组为中更新世早期河流沉积;3)由于中新生代以来地幔上拱引起洞庭坳陷沉降,致使区内出现南升北降的掀斜变形;4)继承性构造活动和新生的构造,集中表现在湘江两岸的阶地变形及 NNE、NE、EW 向三组断裂,这些新构造均发现在晚更新世以前地层中,说明该区近期属地壳运动较稳定的时期。但晚更新世以后的构造形迹需进一步查明,而一些重大工程仍需进行系统工程地质及地震地质方面的调查与研究。  相似文献   
5.
"普通地质学"课程内容整体优化,对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培养高素质的地学人才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优化及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工程地质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土木工程专业开设工程地质课程的重要性,分析了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并从该课程自身特点入手,重点探讨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和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提出了工程地质课程内容分四个模块,将案例法、研讨法、影视教学法、模拟法等教学方法运用到不同模块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标,为土木工程专业提供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生态地质是阐述地质环境影响制约植物和动物生态以及人体健康的边缘学科,是一门涵盖多学科知识并可应用于多个领域的一门职业拓展课程。该课程教材的编写打破一般学科界线,联系实际,贴近生活,注重知识性和趣味性。授课采用可视化教学手段,列举大量实例,让学生易于理解接受。实习路线以地理气候条件相同、地形地貌条件相似,而地层和植被截然不同为主要原则进行设计,有利于学生识别评判。多做师生互动,激活并开阔学生思路,引导学生学会跨学科联想并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8.
901铀矿床为一中型铀矿床。本文着重阐述了该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床水文地质特征及放射性水文地质特征,指出了该矿床含水性微弱,属简单类型,为以后工作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术社团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中国矿业大学地质学术社团依托学院本科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而成立,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地质人才为宗旨。紧紧围绕"一条主线、两个整合、三项注重、四点特色"的建设思路开展工作,逐渐形成"兴趣培养、理论学习、技能提升、创新训练、能力强化"的"五步走"创新型地质人才培养模式。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为高校学术社团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重庆地区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粟俊江 《科技通报》2012,28(6):89-91
水文地质工作是工程地质勘察中重要内容,需采用测绘、钻探、物探、试验等多种工作方法,掌握建筑场地地下水类型和赋存状态、主要含水层分布规律等水文地质条件,测定水位、流向、流速等水文地质参数,进行地下水上浮作用、稳定性影响和腐蚀性评价。本文以重庆合川尚信国际广场项目为例,对重庆地区建筑场地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评价进行了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