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390篇
科学研究   621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13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7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针对如何解决热水供暖系统的故障,提出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3.
风险警示     
正珠江控股(000505)北京市国资委与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于2014年1月16日签订《股权转让意向书》,约定北京市国资委将整体转让本公司实际控制人北京市新兴房地产开发总公司100%股权给启迪控股;若双方未能在6个月期间就股权收购事项达成实质性股权转让协议,则该《股权转让意向书》自动终止。截至该函出具日,北京市国资委尚未与启迪控  相似文献   
4.
大连电力技术学校于1986年在3个电厂试办了3个技工校外教学班(简称校外班)。校外班的创办使厂校都尝到了甜头,所以发展很快。现在,大连电力技术学校已与11个厂(局)办了校外班,有3个专业,26个班级,在校学生1010名。 为了总结7年来办校外班的经验,我们对办班较早的辽宁电厂和清河电厂的89届和90届校外班毕业生进行了一次跟踪调查。 一、调查结果表明,校外班毕业生的质量好,用人单位欢迎  相似文献   
5.
陈瑶 《华章》2011,(27)
本文对区域锅炉房集中供热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供热系统整体控制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设计了采用合理的控制方法对系统控制进行调节优化,使用户调节和热源控制两者之间达到最优控制.采用BP神经网络理论,建立了室温预测模型,同时也为间联网区域供热系统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我国目前能源紧张问题和北方地区既有建筑的供热现状,提出了针对性的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的措施,使供热系统能够分户计量,热力平衡,节能节电.  相似文献   
7.
按户热量计量是节能的一项有效措施,住宅供暖的热计量目前在我国开始广泛使用,本文介绍一些国外的计量方式及计量仪表。计量方法和所需仪表类型不同,对供暖系统形式的要求也不同。本文认为为达到按户计量的良好效果,供暖系统应在设计时考虑到室内温度的可调性,保证供暖的热水品质,使住宅供暖真正能够可调。并讨论了按户使用热计量室内供暖系统形式的设计,满足热用戾的热舒适度,达到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将蒸汽凝结水回收至储热罐,调温后利用变频器控制水泵电机将热水输送至各用户,实现恒压供热,既提高供热质量又节约一笔可观的燃油费.  相似文献   
9.
以已有的AutoCAD软件为平台,对室外供热管网系统进行设计.其主要的工作是针对供热管网室外架设设计的功能模块的开发和进行AutoCAD绘图软件的二次开发.  相似文献   
10.
《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九五”规划纲要》指出:“要推动继续教育事业在更高起点和更大范围为经济建设中心任务服务”;要“按需施教”;要“全面提高专业技术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他们的“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的适应能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践能力、发展科学技术的研究能力和推动科技进步的创新能力”。东风汽车公司对职工的继续教育工作非常重视,经常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过去协作的院校多数是清华人学、大通大学、华中理工大学等校,为了举办“工业炉设计与制造高层次班”,他们经过近一年的调查研究,最后,确定我校为协作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