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7篇
科学研究   12篇
各国文化   22篇
体育   13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谜一般的不朽画作《蒙娜丽莎》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莱昂纳多·达·芬奇留给后人的传世名画。作为法国卢浮宫的镇馆之宝,它虽然创作于五百多年前,但即便到了今天,依然被层层神秘面纱所包裹。关于蒙娜丽莎的真实身份,她的神秘微笑,以及画作真假等问题,人们—直众说纷纭,没有确切的答案。  相似文献   
2.
杨烨桦 《少年文摘》2011,(12):20-23
卢浮宫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金碧辉煌,金山银海,只是端庄优雅,沧桑而又精致美丽。随着人流走出机舱,清冷的空气扑面而来,让人不禁提起精神来,十三个小时长途飞行的疲惫不知跑到了哪个爪哇国去了,剩下的,只有兴奋。  相似文献   
3.
断臂维纳斯     
《科学与文化》2007,(5):24-24
断臂维纳斯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真正的维纳斯是一大理石雕塑,名为《米罗的维纳斯》,这件204厘米高的古希腊原作,就伫立于卢浮宫  相似文献   
4.
世间任何一件伟大的建筑作品背后必然有一位伟大的建筑师,如约恩·伍重之于悉尼歌剧院、贝聿铭之于卢浮宫扩建工程。对于学校而言,校长的作用,恰如建筑师之于建筑。正如陶行知所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那么,如何当好校长,笔者认为不妨像建筑师那样。首先,设计蓝图,构筑愿景。建筑师要建筑一个作品,首先会考虑当地的文化与环境,在此基础上为作品定位,设计蓝图。  相似文献   
5.
最浪漫的墙     
《中国新闻周刊》2007,(41):91-91
艾菲尔铁塔、卢浮宫、凯旋门……巴黎的著名景点实在是多得让人数不过来。以至人们很容易忽略掉一座充满了浪漫气息的墙——整个墙壁上密密麻麻布满世界各种语言写出的”我爱你”:中文、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语……据说这墙壁上的语种有311种之多,甚至连手语的标志和其他一些原始符号都被写上去了。仔细观察,中文的“我爱你”,简体字和繁体字都在其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在一般外国人的心目中,法国先贤祠的知名度,也许远不及艾菲尔铁塔和卢浮宫;几乎所有的国内旅游团队都不把它列为参观对象,我手头的一本指导法国自助游的中文书籍里对先贤祠也明确写道:“因票价贵,兴趣不大者可只看外观不入内。”然而,我独自到巴黎的第二天,首选的游览地却是先贤祠,其主要原因倒不是它离我的下榻处较近,而是那里永远安居着一批举世敬仰的伟人。  相似文献   
7.
《课外阅读》2007,(11):I0002-I0003
贝聿铭是世界著名的美籍华裔建筑设计大师,1917年出生于中国广东省,1935年赴美留学,1955年  相似文献   
8.
纪录片能对文化进行成功的国际传播,究其根源,离不开它的社会认知功能,离不开其真实的力量、思想的力量与时间的力量。本文以《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驼殇》为例,分析中国纪录片如何在国际传播过程中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9.
19世纪60年代,青年画家克劳德只身来到巴黎.同样学画的好友大卫建议他去卢浮宫临摹陈列在那里的大师画作.一天,两人来到卢浮宫,很多画家已在大师画作前临摹,大卫也急忙加入他们的行列.但克劳德参观完大师的画作,便一声不吭地走到窗前,开始眺望远方.3个小时过去了,大卫临摹完一幅作品,见克劳德还站在窗前,就惊讶地问:“你怎么不动笔?”克劳德没吱声,仍旧望着天空.  相似文献   
10.
美妙而别致的竹艺术品让世界认识新杭州. “融”设计展有五年规划,第一年竹,第二年丝,第三年土,第四年铜,第五年纸,最终把“融”设计打造成杭州手工制造的国际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