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83篇
科学研究   22篇
各国文化   20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14篇
信息传播   3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2.
2004-11T《司马光砸缸》 6月1日,国家邮政局、山西省邮政局、运城市委市政府主办的题示邮票首发式在夏县司马温公祠前举行。刘平源等出席。晋新双鹤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薛金管为集邮形象大使。同时举办"与世纪同行--山西省第四届青少年集邮展览"、集邮品展销。李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闻周刊》2006,(17):78-79
培田不适合浮躁的旅游心态,它的语言是家常的,正如客家人的性情,不事修饰.关乎心灵[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规划与发展,古村落作为独特的旅游资源与实践项目被开发利用,对其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进行深度挖掘,并在重新整合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古村落的规划模式,既给原始居民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与保护资金,又给游客带来独特的精神享受与文化认知。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党家村为例,在概括其旅游价值的基础上,研究党家村旅游规划的社会文化影响,旨在探讨促进古村落旅游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皖南古村落旅游开发的现状和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皖南古村落旅游开发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指出可持续旅游是其开发的目标,并提出其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唐模与灵山等徽州古村落所以具有天人和谐的无限魅力,成为当时最佳的人居环境,取决于徽州人在环境选择、调适乃至创建中所坚持的顺应自然、亲和山水的自觉意识,关爱自然、物我共荣的伦理守则。珍重并发掘徽州古村落历尽沧桑而弥足珍贵的山水文化资源和生态伦理文化遗存,对于构建中国现代生态伦理学体系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来自19个国家的39名海外名校学子住进金华武义俞源农家。在21个日日夜夜里,他们体验这里的田园生活,观察了解中国的真实现状。踏上归途后,他们将把这里发生的动人故事传播给世界。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西部的太行山区现存着许多保存完好的古村落民居,王硇村便是一例.本文从古村落和古民居的概念出发论证了王硇村属于古村落,其民居大部分是古民居,并通过分析王硇古村落民居的特色和现状提出了保护和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传统村落是中华文明的“基因库”和“活化石”,在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背景下,建设数字形态的传统村落文化记忆,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文章在对传统村落数字记忆建构及传统村落档案化保护的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档案化保护的传统村落数字记忆建构路径,并以台州古村落数字记忆建设项目为例,对该路径的应用情况进行说明,以期深化对数字记忆建构方法的认识,为档案部门利用数字技术和方法开展传统村落档案资源建设和深度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古村落型文化遗产旅游地历史保护体系、原则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保护除要求对古迹遗址、历史建筑、传统民居及街巷和历史文化见证物等进行修缮外,更倡导对文化遗产地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结构中各种积极因素的保护和利用。目前,国内旅游业界和学界始终侧重于旅游业发展中的经济作用,其社会及文化影响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古村落型文化遗产旅游地更是面临着亟待解决的诸多困境,因此,有必要借鉴并整合地理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民俗学和民族学对历史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文化等问题的理论、方法与实践,构建多学科多层次的古村落型文化遗产旅游地历史保护体系,遵循遗产物质及环境整体性、文化原真性和社区参与及社会重建等原则,并采用创新及完善保护机制,实施历史文化保护区及博物馆化,试验文化及社会传统复兴等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