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5篇
教育   1165篇
科学研究   521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149篇
综合类   63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2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林仁光 《上海集邮》2003,(10):i001-i001,i004
近年来,一种新的电话卡族--密码电话卡,横空出世,在卡坛纷纷登台亮相,令业内外人士刮目相看。全国信息产业界的各大集团总公司及其各省、市、自治区乃至各地、市、县(市)的分公司,无不争先恐后地推出各种名目繁多、内容丰富的密码电话卡,为卡坛增  相似文献   
2.
纪勤 《上海集邮》2003,(11):I004-I004
《水》专题卡集始编于1997年夏季,也就是全国集卡热退潮之后。当时的想法是:作为一名集卡爱好者,有责任把自己多年来的收藏成果制作成精美的卡集向世人展示,以此为推动中国集卡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自制戳图卡     
徐进 《上海集邮》2003,(7):35-36
新邮发行当天,集邮公司都特制首日纪念邮戳,供集邮者盖用,自绘图卡,贴票销戳,是适合中小学开展的一项集邮活动,花钱少,操作简便,自娱自乐的味道浓厚。戳图卡集票、戳、画、章于一体,日积月累,自成一体,也不失为开放类集邮展品的一种素材。 怎样制作一张精美的戳图卡呢?  相似文献   
4.
汤明超 《收藏》2001,(4):65-66
我爱集邮,兼集火花、烟标卡。通过收集活动,给我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我的藏品中有一套古《二十四孝》香烟卡,是家父早年集藏的,传到今天已有60余载。  相似文献   
5.
谢德昂 《收藏》2001,(4):68-68
酷卡的“酷”字,并非现时流行语“你很酷”的“酷”字。它是从英文Cool card音译过来一个新名词。指的是一种陈放于商店、餐厅、旅游景点等处,供人免费索取的广告明信片。近几年来,已经流行于欧、美、日、韩等国家。并且它已成为被人们流行收藏起来的一种新藏品。有报道说:国外一些爱好者为了得到一张酷卡,不惜奔走各地,乐此不疲。这是因为就是同一企业发行的广告明信片,他们也不会成套陈列于一处,供人索取。  相似文献   
6.
李茂长 《上海集邮》2004,(4):i004-i004
对花卉专题集卡者来说,国花、市花题材的电话卡是一个重要内容。一个国家、一个城市居然要选出一种花卉作为象征,这说明花卉与人们的生活有多么密切。我国的国花讨论已经多年,基本观点是在梅花与牡丹中二选一,也有人主张让二  相似文献   
7.
徐伟  单保民 《上海集邮》2004,(5):i003-i003
初看深圳“绿箭卡”上的名称“电话信用卡”,就联想到只有银行的卡才叫信用卡,这名称是个错误。在我们脑海中,信用卡等于“银行信用卡”是根深蒂固的概念,所以把“绿箭卡”定为错卡,是有一定道理的,也是有群众基础的。但我们的概念是错误的。 翻开《信用卡走进我们生活》(中国工商银行编,  相似文献   
8.
9.
十几年前,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不懂得如何思考和理解这个世界。十几年后,我开始懂得用眼睛和心去观察去了解周围的人和事。年龄其实就是一个天然的存储器,当存储到一定时候,自然就能浮起一些东西。童年中的回忆便是我的存储器里不可缺少的东西。游戏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是不愁没事可干,没处可玩的。天地之大,任人驰骋。我那时最爱的便是滚铁环、跳房子、跳皮筋、捉迷藏等,和一般女孩子无二样。说到跳皮筋,几乎是所有与我同龄女孩的最爱,无论是在房前院外,还是操场路边,只要路面平坦干净,约两三个同伴,便可随意开展起来,轻松而又愉快。记得…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