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7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9 毫秒
1.
李军 《中国科学基金》2006,20(2):109-109
为加强项目的学术交流和宏观管理,并将结题验收与学术交流相结合,“中国西部环境和生态科学”重大研究计划2005年度交流会于2006年1月7日至10日在北京召开。该研究计划的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项目负责人、地球科学部及计划局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陈宜瑜主任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述了重大研究计划"中国西部环境和生态科学"实施10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列举了参加成员的创新成果和对解决核心科学问题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幼儿的科学探索应该从身边的事物开始,教师应给他们提供空间、材料、时间和机会,充分利用农村乡土自然资源,使之成为幼儿学科学的生动对象,从而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有益于激发幼儿学科学的兴趣,以及真正理解科学、热爱科学。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承担西部计划项目数据产出的收集、管理、集成,并面向西部环境与生 态科学的各个领域提供科学数据服务,形成了从数据收集、规范化整理、集成挖掘到数据服务的体制,建成了功能丰富 的数据共享网站系统,集成了一批西部环境与生态乃至整个中国陆域地球表层科学方面的关键数据集,为西部计划等项 目及科研团体与个人提供了持续的数据服务。文章总结了西部数据中心的总体框架、数据集成和数据服务,并探讨了西 部数据中心持续发展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具有唯一性、永久性和多重链接等特点,是实现互联网环境下数字对象永久性定位的数据系统.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已经在出版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数据出版和引用方面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文章介绍了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在数据引用方面所做的工作,详细介绍了如何在中文DOI注册中心的帮助下,利用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对"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产出数据所开展的数据出版和数据引用尝试.文章最后总结了DOI在数据出版领域的意义,并讨论了DOI系统对数据出版和引用方面存在的不足,指出了数据中心在面向数据出版和引用方面存在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6.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合理调整实验室,跨学科,跨专业,甚至跨院系建立综合性实验室,解决学校有限资源和教学无限需求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数据文档是科学数据的必要补充,完善的数据文档对于未知的数据用户是非常有价值的,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为方便广大数据用户使用数据,尽量详细介绍与数据相关的背景知识,数据属性、数据的使用方法和数据的应用状况,同时也为了尊重和保护数据生产者的知识产权,在文档里详细给出数据的引用方法,并提供与数据生产相关的文献信息,针对特色数据集和“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研究计划”汇交数据撰写文档,在网络上实现无限制浏览与下载,并实现Wiki 系统的协同写作。  相似文献   
8.
张松岩 《传媒观察》2014,(10):67-68
正国内报纸的专副刊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专刊,如健康版、亲子版、学生作文版、旅游版、留学版、时尚版、美食版等,围绕着衣食住行的内容,组织文章,提供服务。另一大类是纯副刊,诗歌、小说、散文、小品文、随笔等文学范畴的文字,为读者提供文化精神享受以及为作者提供创作园地。这两大类,一般统称专副刊,以区别于新闻性质的文字报道。在历史上,国内早期的报纸没有或极少专刊,副刊主要就是文学副刊这一块。近年来专刊版面逐  相似文献   
9.
复杂性科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现今时代背景下,复杂性科学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主要探讨其理论向度的哲学可能,以及其实践向度的应用可能;重点探讨了复杂性与生态科学、产业集群和中医复兴等问题的实践蕴含。其目的在于更深入地发掘复杂性科学与哲学的理论互释;同时诠释具体学科门类体系下,复杂性科学的活力与生机。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生态学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于9月12日至14日在长春举行。来自全国各地327个单位的800余位科技工作者出席了这次盛会,提交学术论文摘要300多篇。本次年会的主题是“发展生态科学,建设生态文明”。各位专家分别就相关领域的前沿问题和对生态学发展的思考做了详细的阐述,并认真解答参会人员的提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